第130章教授与筹谋
朱翊锦离开后,帅嘉谟来了府城。来到店里,首先还是对曾芸芸和肖平千恩万谢。随后他表示,家中诸事已经安排停当,虽然初来乍到,但是与新村村民亲如一家,多得他们帮衬,因此在此生活,全无牵挂。因此,他来到府城,希望早点开始为东家干活。
曾芸芸没想到他能够这么快就融入这个环境。不过想想新村的村民也和他一样,都是在家乡遭受灾难来次,情感上有共鸣,又都是实在人,所以相处得好也属正常。
店里无事,曾芸芸便请他继续教授阿丰。不过曾芸芸要求他两三日就回家一次,以免家人忧盼。若是愿意,以后可以将家搬到城里。帅嘉谟忙摆手推辞,说家人在新村甚好,尤其是孩子很喜欢那边。所以,帅嘉谟表示自己会多回去,生怕曾芸芸强行要求他将家人唤回城里。
帅嘉谟已经很久没有看到家人脸上无忧无虑的笑颜了,而且鉴湖社学办得很好,孩子在那里读书,未必没有好的前途。所以,他暂时没有来府城的打算。另外,府城之中官吏甚多,帅嘉谟经历之前一难,对这个群体还是有抵触的。曾芸芸自然随他。要收其心,自然要先安其心。看到帅嘉谟带着阿丰弄来了一堆草纸和一个算盘在那演算,曾芸芸才想起自己忘记了一件事。
当即,曾芸芸将阿拉伯数字教给了他们。就连肖平,也放下了经义,在一旁倾听。
教授的过程很简单,但他们接受的过程却都比较慢,尤其是帅嘉谟。一开始在他看来,曾芸芸写的这些,完全是鬼画符。毕竞,越是习惯了用汉字,越是难以接受这些符号。
三个人中,反倒是文化水平最低的阿丰学得最快。一开始,帅嘉谟还不是完全理解这阿拉伯数字的意义。不过当他看到在曾芸芸教授了简单的演算方法,而阿丰很快就能借助阿拉伯数字快速进行百以内的加减,而不需要使用算盘时,不由嗟叹连连:“小姐,这阿拉伯数字太方便了。若是推广开来,哪怕是白丁妇孺,也能粗通算术之道了。”帅嘉谟虽然学得不快,但他并非迂腐之人,他知道这背后代表的含义。虽然明朝推广文教耗费了很多心力,但是识字率依然很低,毕竞读书的支出太大了。可推广这几个数字的话,不需要耗费太多。试想,如果每一个百姓都能习得计算,那么明朝将是何等盛世!
曾芸芸点点头。拥有后世灵魂的她,自然知道数学这门基础学科所承载的开发潜力有多大,又会给人类社会带来多大的改变。看了一会,肖平意犹未尽又去读书了,阿丰和帅嘉谟则互相考校,比拼起了各自的计算速度。帅嘉谟因为口算和心算速度要比阿丰快很多,在他熟悉了阿拉伯数字的使用方法后,计算速度又超出了阿丰一截。曾芸芸随即又写出了乘法口诀和最简单的一些公式,令二人啧啧称赞。至于从何习得,曾芸芸自然有一番说辞,不过二人并没有询问。于是,这样一个寂静的夜晚,肖平在仔细温习经艺,帅嘉谟与阿丰在学习数学,而曾芸芸则手托香腮,畅想着美好的未来。夜越来越静,曾芸芸洗漱之后,躺在床上,不知不觉睡着了,还做了一个香甜的梦。
朱翊锦夜里同样做了一个梦,梦到他的皇帝哥哥任命他为国子监的祭酒,专门讲授格物致知之学。醒来之后,窗外已是大亮。他赶紧叫起侍女添喜服侍他梳洗。
添喜问“王爷为何起得这么早?”
朱翊锦道:“今日见罢我那知县好友,我还是要到昨天去的那家粉丝店里好好看看。”
添喜很好奇:“王爷昨天回来,一直就在说那粉丝店如何不俗。料想这粉丝是一种吃的,只是比较新鲜,可那店里还有什么值得王爷这么挂念?”朱翊锦道:“这你就不懂了?我也没想到来到这里,竞然会遇到了这么一个有趣的人。说她有趣,实在是羞辱她了,应该说是有大学问,而且是别人没有的大学问。”
添喜道:“京中那么多大学士,也没见谁这么被王爷夸过。王爷说的,我可不信。我听王爷说来说去,不就是一个比我还小的女娃娃吗?她有能有多少真才实学?”
朱翊锦脸上带着笑,问:“你想说什么,就直接说,何必藏着掖着。”添喜厥着嘴道:“这女娃一定长得很美,所以王爷才如此惦念。”朱翊锦忍不住小气来。他看到添喜起来后忙着服侍他,还穿着亵衣,乌云一般的头发随意垂在那里。相比过去,她明显丰腴了一些。朱翊锦便打趣道:“服侍我这么久,你倒是越发娇懒了。”添喜微微一羞,道:“跟着王爷在一起,日子过得舒坦自然,自然有些娇懒。王爷啊,你这是点我呢!这次出京,除了侍卫,王爷只带了我一个人来。我还是要勤快起来。否则,若是被王爷赶出府。那哭都没地方说呢。”朱翊锦和这个侍女开惯了玩笑,道“你啊,你就甜在这张嘴上了。”这一会的工夫,早饭早已由下人准备好。朱翊锦急匆匆地吃了一些,就要奔着附近的茶楼而去。
朱翊锦连忙叫住他,道:“王爷,说的那件事,你还没给个章程呢。”朱翊锦问:“什么事?”
添喜说:“就是奴才左贵之子左春茂,在京中为官已经多年,如今他想外选一个知府正堂。想求王爷向元辅说说情,或者给吏部打个招呼也行。”朱翊锦道:“这种事情以后直接回绝。既然做了我的家的奴才,就不要总是想着做官的事情。若是时候到了,我直接跟皇帝哥哥说,是会给他们安排去处。"说罢,朱翊锦就很快出了门。
添喜欲言欲止,最终还是选择放弃继续劝说。此前她已经拿了左贵的好处,如今还能退回去。她知道朱翊锦虽然行事怪诞,但有时候又最讲规矩。此时,陈鹏终于从县里赶来了府城,正在茶楼里等候。陈鹏这次穿着便服,也没有带过多随从。不过茶楼早已被他清场。当然,所需银子都不是从公中出,而是他自己从私囊中拿出。他的俸禄并不足以支持这些,全靠家族帮扶。
二人见面,分外亲近。
陈鹏指了指桌上的一点果子和茶水,和朱翊锦劝让了一番,随即道:“许久不见,王爷的风采愈发倜傥了。”
朱翊锦道:“当年在京中你与我相识时,可从来不说这种吹捧的话。当然,这次你夸我倜傥,我虚心接受。”
陈鹏又问:“王爷长途来此,一路上是不是觉得寂寞枯燥?毕竞,这里可不同于沿着运河南下。”
朱翊锦道:“我原本想要与几位好友一起同行,没想到他们接二连三遇到事情。我等了快三个月,只好独自前来。此前在京中见到了元辅,他说你所在的庐陵颇有趣味儿,我就来看看。另外,我这一生最佩服三个人。除了我朝的太祖爷,就是岳鹏举岳爷爷和文宋瑞文爷爷。这里既是文爷爷的老家。我自然是要来看一看的。”
陈鹏道:“王爷既然来了江西,可不能单单是为了看一看文宋瑞文爷爷的故地。江西自前宋开始兴盛,但目前已经衰落之相。王爷既然来了江西,无论怎么说,都要拉扯这里一把。”
朱翊锦笑道:“唐人王子安曾说,江西物华天宝龙光,人杰地灵。我最初以为这是外地人对好客主人的客套。谁想到到了此地,却觉得果真如此。”陈鹏点头道:“确实,此地之民对王子多有感恩之情。”朱翊锦指着曾芸芸店铺的方向,道:“就说昨日你让我见的那个叫曾芸芸的少女,就令我感慨良多。上天何其钟爱此地,人杰地灵,果然不差!你治下有这样的百姓,还愁发展不了吗?”
陈鹏摇摇头,道:“外表看来如此,实际还有许多不足。此地居民性习勤俭而安于简朴,人多有愁苦之思。百姓善于积蓄,乐于百业。京城之中,江浙之地,王孙公子鲜衣怒马,在此地很难见到。曾有人说,此地大荒无饥民,游子无内顾,乃俗之至美之地。然而,虽至美,也愁苦啊!我刚到任上,见小民面相清苦,衣衫单薄,肩背手挑,卖浆市饼,默默不得意。我就想,我任县令,如何才能让此地发展得更好?到任以来,不敢说衣不解带,也是不曾懈怠,但寸功未立,实在遗憾。所以还请王爷助我!”
说到这里,陈鹏明显是动了感情,起身行礼,十分赤诚。朱翊锦也被陈鹏的拳拳公心感染了,道:“你虽知县,但做了不少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