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格格党>都市小说>辅导夫君考状元> 曾芸芸的伪装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曾芸芸的伪装(1 / 1)

第52章曾芸芸的伪装

已近中秋,天气渐凉。文峰山上,树木青红黄交杂,星星点点的野花点缀在树丛中。

尽管文峰村的孩子会经常来爬文峰山,比如曾芸芸、肖平和肖辩,但如今看到眼前的景色,他们依然为之陶醉。

纤纤道:“对文峰山早有耳闻。一直觉得此山乃是因奎星庙而闻名,没想到风光这般优美。”

熊峰立即道:“纤纤姑娘,吉水县好山好水很多,你久居府城,可能了解不多。有机会多来吉水县走走,我们带姑娘四处看看。”纤纤道:“我很喜欢这里,只是担心会打扰各位,添太多麻烦。”解鉴看了一眼月儿,道:“纤纤姑娘和月儿姑娘只要愿意来,我们高兴还来不及呢!”

看熊峰和解鉴如此响应,纤纤偷眼看了一眼曾芸芸和肖平,发现曾芸芸只是礼貌地点了一下头,并没有过多应承,她的心中微微有些失落。当她又看向肖平时,发现肖平和曾芸芸站得很近,而且目光常常投向曾芸芸。而且,肖平看向曾芸芸的目光,明显与其他人的不同,里面多了一些内容。纤纤不由生出了许多疑惑:不知道为什么,这个叫肖平的少年总喜欢跟在“曾云云”身后,“曾云云”并不排斥。难道二人之间是那种关系?

想到这里,纵然眼前有初日大放光明,纤纤的心中依然浮现了一道阴影。她十分期待曾芸芸对她表现出一些好感,哪怕只是客套。她甚至不由自主想为曾芸芸和肖平的亲近寻找借口,比如二人乃是最好的玩伴。感受到了纤纤略有些呆滞的目光,曾芸芸终于对她颔首一笑。纤纤不由想起了这个少年当日赋诗的情景,想起了那首至今让她刻骨铭心并且已经在府城传唱的诗句。纵然之前也缕缕想起,可是此时看到曾芸芸就在眼前,她的心立即再度被一种奇异的情愫充盈。

她不由有了一个极为强烈的念头,那就是叫住对方,问一问对方到底在不在意她。

可是,她毕竞是刚刚融入这个群体,无法表现得如此直接。而且,还有其他人在,纵然问了,除了被嘲笑,她也未必能够得到自己想要的答案。此时,并非好时机。

纤纤略有些沉默,但是熊峰和解鉴的兴致却好极了,各自找机会向纤纤和月儿示好。

众人到山上,游了奎星庙。纤纤惊奇地发现:这几个读书人竞然没有参拜奎星。

熊峰也就罢了,经过这一阵的接触,纤纤已经能够发现,他并没有什么才华,读书不过是为了满足祖辈和父辈的期许。一直沉默不语的阿丰,看来对读书的兴趣不大,他始终跟随在曾、肖二人身后,像是仆从,又像是朋友。除了崇敬,纤纤看不出他对这两个人有什么意思。也许,他对这两个人都有意思。不过,余下的三个人,书都读得很好,可进了奎星庙后,竟然只是玩笑了一番便走出来了,完全忽视了这座庙存在的意义一般。纤纤终于忍不住了,问:“诸位为什么不拜奎星?”阿丰不语,熊峰则道:“老大都不拜,我们拜什么!”解鉴道:“肖平不拜,我也不拜。”

肖平则道:“我忘了。"实际上,他是光顾着看曾芸芸了。纤纤又看向曾芸芸。曾芸芸感受到了纤纤好奇的目光,道:“我啊,我又不参加科举,没必要拜。再说,我不信这个。”曾芸芸简单的两句话如同炸雷一般在纤纤耳边响起,震得她目瞪口呆。“你不参加科举阿……“纤纤似是在回应曾芸芸,又似在告诉自己。类似纤纤这种身份,最好的结局莫过于自己喜欢的读书人日后能够高中,然后迎娶自己。纵然不能为正室,给进士或举人做妾的话,也能过上比较舒心的日子。

当她听到自己的意中人竞然表示不准备参加科举后,没来由一阵失落,并且忍不住有强烈的疑惑:为什么?难道眼前这个人空有一副皮囊,他之前所作的对联和诗句真的都是来自社学的那位老先生?对于科举,他觉得自己根本就没有考上的可能,所以才豪言不会考,以便博一个洒脱的好名声?一个个问题在纤纤的心中不断浮现,让她不知道如何去回答才好。似她这个年龄,已经需要思考自己的归宿了。之前她有意给白鹭洲书院的学子机会,谁想到相处之下,并没有让她生动的人。鉴湖一游,那些人都被眼前的少年比下去了。为了接近他,她不惜找尽理由,最终通过文峰书院的熊峰和肖辩,才得到了这次同游文峰山、接近曾芸芸的机会。可是,她的意中人,不仅有可能好男风,还表示不参加科举。这种巨大的落差让她觉得难以接受。

纤纤幽微的心事,除了月儿微微有些察觉,其他人并不知晓。不过这种场合下,月儿也不便说什么。她只是扶住了纤纤的胳膊,察觉她的胳膊微微有些凉在接近山顶的地方,有一处石壁被磨平了。熊峰指着上面的字对纤纤道:“这是文峰山的另一处宝地。”纤纤抬首一看,发现石壁上刻有《古诗十九首》中的一首:“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

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

为乐当及时,何能待来兹?

愚者爱惜费,但为后世嗤。

仙人王子乔,难可与等期。”

只是不知道经历了多少岁月,石壁上的字已经模糊,遍布青苔和灰褐色的痕迹。

熊峰介绍道:“相传这些字为晋人所刻。至于为什么刻在这里,就不得而知了。”

几个学童,甚至包括肖平在内,对石壁上的这首诗并没有太深的感受,谈论起来,无非是感慨石壁上的字历经的年代久远罢了。曾芸芸十分熟悉眼前的这首诗,当年在课堂上,她还曾给学生讲过。只是换了时空之后再度面对这首诗的意境,又多了一些感悟。因此,她并没有言语,只是转过身子,目光看向远处,仿若能够看穿时空,看到曾经的自己,看到未来的情形。

在这个世界,自己到底是彻底融入了,抑或只是一个过客呢?她并不清楚。看到曾芸芸偏过身,久久默然不语。纤纤立即又有了新的想法:这个之前屡屡大出风头的少年,面对着这样一块古老的石壁和壁上的诗句,为何长久不语?难道他根本就不学无术,并不懂得这首诗的含义?纤纤看了看熊峰和解鉴,这两人,一个才学差,一个年纪小,尚且品评许久,她愈发坚定了自己的想法。自己也许真的是看走眼了。纤纤强行压抑住心头的颓败,只觉得自己应该给自己最后一次机会。她终于不想再含蓄下去了。

纤纤径直走到曾芸芸面前,问:“公子可读过壁上诗句?”曾芸芸没有立即回答。乍一被称为公子,她有点错愕。微微发愣之后,才明白自己一身男装,导致纤纤误会了。

曾芸芸的错愕被纤纤看在眼中,随即就被认为是慌乱:他果然不懂石壁上的诗句。

看到曾芸芸脸上的不自然很快消失。纤纤又想:果然很会伪装,成为所谓的老大,估计也是这些学童好骗罢了。

曾芸芸并不清楚纤纤为什么会突然问自己这样的问题,刚要开口,却听纤纤道:“纤纤想到了东坡先生的那首《西江月》。”曾芸芸又是一愣:怎么又跑到苏轼那里去了?纤纤的眼神中明显已经带有了一丝轻视,她自己都没有察觉到。曾芸芸听到纤纤继续吟诵:

“三过平山堂下,半生弹指声中。十年不见老仙翁。壁上龙蛇飞动。欲吊文章太守,仍歌杨柳春风。休言万事转头空。未转头时皆梦。”纤纤吟诵罢,熊峰和解鉴拍手叫好:“东坡先生这首词太妙了!眼前的石壁上,不就有龙蛇飞动吗?”

曾芸芸有些无语:石壁上刻的,明明是朴拙险峻的魏碑字体,哪里是龙蛇飞动?

看到曾芸芸再一次不发一言,纤纤彻底确定了自己的判断。她本想带月儿一走了之,可是看到肖平等人看向曾芸芸的目光,依然带着浓浓的崇敬,她突象有了一种强烈的念头。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格格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