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为何,苏笑笑有种预感,这是最后一次回去探亲,所以翌日早上苏笑笑找渔民买两提包干海鲜。
张怀民拎着海鲜,苏笑笑拎着行李和洗漱用品,团团身上挎一个水壶和一个装了几张大饼和几个鸡蛋的小书包。
团团长大了可以自己走,给他爸爸妈妈省了不少事。这次还是张新民去火车站接他们。看到团团,饶是张新民有心理准备也忍不住说,“以前我觉着你十八岁能长到一米八。现在看你十六岁就能长到一米J\。”
团团点头:“我不挑食!”
张新民呼吸一顿。
苏笑笑想笑:“团团,不要故意气你叔啊。他要打你,爸爸妈妈可没法帮你。"眼神示意一下他们手里拎着东西分/身乏术。团团不怕他叔:“我告诉爷爷奶奶叔叔欺负我。”张新民拽着他的胳膊:“上车吧。”
公交车走得慢,团团被晃悠的快睡着了才到家。罗翠红听到团团的声音就去厨房,老张跟进去把暖瓶和烧水壶都拎出来。大儿子一家三口甫一进门,老张就让他们先洗洗,洗好正好吃饭。张新民的妻女把苏笑笑的行李包裹送屋里。张新民的老婆无意间闻到海产品的味道,不禁问:“嫂子,这两包都是海货啊?”苏笑笑点头:“干鱼胶啥的。你找个玻璃瓶或者饼干盒子把鱼胶放进去。这次的鱼胶、鲍鱼都小,价格便宜,买来专门留着咱们补身体。”老张问:“你那边还有吧?”
“我没留。那边天气潮湿,万一这些天天天下雨,等我们回去就发霉了。”老张想起去年冬天在岛上过半个月,几乎天天都要晒被子。一天不晒被子就冰凉,一点也不像在北方躺下一会儿就把被窝捂热。妞妞一听她大妈说到南方就给她妈使眼色。她妈当没看见,叫她把板凳搬出来,叫张新民把桌子搬出来,在院里吃饭。小姑娘白了一眼她妈,无奈地回屋找板凳。苏笑笑见她这样小声问:“怎么了?”
她妯娌无奈地说:“还想去岛上。"不待苏笑笑替妞妞说话,张新民的老婆就让她去洗漱。
张家的房子是标准的四合院,院门朝南,院门两边还有两间房,因为家里人多,老张就买两袋水泥把地板砖做成水泥地,家中男女在室内洗澡,洗澡水会顺着水泥地流到院里的水沟里,最后归入下水道。苏笑笑没洗头发,所以很快从屋里出来。
罗翠红一看她出来就去厨房盛菜。
团团饿了,难得没嫌奶奶做的菜油少,喝了一碗面汤,吃一个大馒头又吃很多菜。张新民不禁打量侄子的肚子,没有凸出的迹象,让他忍不住怀疑团团的胃是不是竖着长的。
团团瞥一眼他叔:“这么大了还挑食!”
“你一一"张新民用筷子点点他,“先吃饭。等你爸妈出去的时候我再收拾你!”
团团仗着爷爷奶奶疼他,一点也不怕他叔,冲他挤眉弄眼。苏笑笑问:“吃好了吗?”
团团指着馒头。
张怀民给他掰一小块。
妞妞见状好奇:“大伯怎么知道团团要一小块?”“他要是吃一个就直接拿了。"张怀民了解儿子,对团团说,“剩下的我吃?团团点头:“奶奶做的馒头好吃。奶奶家有芝麻盐吗?碾碎的芝麻加盐,特别特别香。”
罗翠红想起前年苏笑笑说过,团团喜欢面饼卷一切,“明儿奶奶就走。再给你做几张饼。”
团团大喜过望,立刻甜甜地说“谢谢奶奶。”张怀民:“吃好了就起来。你妈都被你挤瘦了。”团团想说哪有,发现妈妈夹菜很别扭,他拎着板凳坐到爸爸身侧。苏笑笑朝张怀民移一点,罗翠红夹起菜也不用束手束脚。妞妞发现她爸和她妈之间也很挤,用馒头夹着菜就起身喊团团出去玩。罗翠红提醒:“玩一会儿就回来!”
妞妞点点头表示知道,玩到九点才回来。
团团满头大汗,张怀民不得不再给他洗一次澡。翌日上午,张怀民和苏笑笑回苏家,给苏老爷子上香,下午去给苏家长辈扫墓。
临走前苏笑笑去一趟她姑家,再次提醒她姑,去城里卖农副产品没大事。万一真遇到管闲事的就给他闹,反正你光脚的不怕穿鞋的。这个年代的农民市民指着市长的鼻子骂,市里也不敢给他们穿小鞋。所以苏笑笑才敢这么撺掇。
以前刘大姑经常跟生产队队长吵架,所以知道怎么闹。她就让苏笑笑放心,不到万不得已她也不会得罪当官的。
苏笑笑见她心心里有数,便放心回城。
翌日早上,苏笑笑一家三口乘车南下。
张怀民在家歇两天就去部队报到。
在部队过一夜,第二天晚上张怀民跑回来。见着苏笑笑,他忍不住兴奋道:“师长说我真想转业的话,最迟明年这个时候就能回首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