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下定决心(2 / 2)

“郑医生的女儿说的啊。”

王素芬让他仔细说说。

这事得从春节说起。郑医生的前夫和前公婆比较要脸,她前婆婆看到家属区的小孩四处拜年,回去就问丈夫,是不是叫俩孩子去外公外婆家问候一声。大人之间的矛盾不该强加到孩子身上。

要是放在一年前,郑家不欢迎高家人。高父平反后,以前被革委会收走的东西如今被政府送回来一-岛上有驻军,政府有关人员不敢私吞,担心高家找部队首长做主。郑家一看十年风水轮流转,高家要起来,十分欢迎高家俩孩子。大人认为小孩子不懂,当着孩子的面啥都聊。俩孩子到家就跟爷爷奶奶说表姐能考上首都最好的大学。

正月十五还没收到通知书,郑家认为首都离得远,冬天下雪道路不通耽搁了。岛上最后一个学生都走了,通知书还没到,吴双儿子滑档的事传出来,林望才意识到自己滑档。

林莹在家发一通邪火就发誓今年继续。她嚷嚷的左邻右舍都听见了,包括这个半大小子的奶奶。他奶奶碎嘴,出去跟人闲聊,发现不止她知道,高家人也知道,她回家继续嗨啵,他才知道这事。

半大小子说完就问王素芬:“你觉着她能考上吗?”王素芬:“比去年多复习半年,差不多。”苏笑笑估计她够呛,因为她心态不稳。

春去秋来,八月立秋后,分数出来,对着各地录取分数线算下来,本科大专有十七八个。其中一个是吴双的儿子。

吴双今年还想让她儿子考师专。她大儿子终于忍不住抱怨,去年要不是她不听人话,他早考上了。

吴双想起许家老大,不是苏笑笑帮他买书,又有钟大娃帮他填志愿,甭说本科,他连大专也考不上。

母子俩在院里吵吵几句,苏笑笑才知道去年除了她这边的三个,只有一个知青考上大专。那个知青还是小楚所在的生产队的。小楚找他补课,他提前知道上面要恢复高考,填志愿的时候不敢托大,四处找人请教才勉强考上。纵然他是孙山,可他也考上了,能光明正大回城,也能吃上商品粮。吴双的儿子又担心因为许家老大考上,今年很多人填林农学校,他再次滑档,所以填了一所大专院校。

不过因为还没收到通知书,自认为很稳的学生家长也不敢庆祝。钟家四兄弟的分数比别人高一档,其中钟大娃比他发小高近一百分,他不填志愿各大高校也抢着要,绝不会出现滑档的情况,所以大家就去钟家道喜。苏笑笑跟钟团长和宋老师不熟,不好意思挤过去,送团团到路口,让他去沾沾喜气。

王素芬也在路口,苏笑笑看到她就问:“怎么不过去?”“咱跟人不熟。"王素芬摇了摇头,“以前段大嫂还在,我可以跟她一块去。苏笑笑一时没听懂:“段大嫂怎么了?”

王素芬震惊:“你不知道?刘师长退休了,老两口搬走了。”苏笑笑想起来了,张怀民前些天说过一次,刘师长要退。苏笑笑问钟团长和沈团长谁上去,张怀民只说俩人都是副师级,文件下来前谁都有可能。最近张怀民估计在海上飘着,所以跟失踪了似的。爱八卦的吴双因为担心儿子再次滑档,没心思扯闲篇,苏笑笑又没想起来问这事,自然无从知晓师长换人当。

“所以是钟团长上去?”

王素芬无语又想笑:“你,你真是两耳不闻窗外事!”苏笑笑苦笑:“我没想到这么快啊。对了,张政委有没有说沈团长比钟团长差在哪儿?”

“学历!"王素芬道,“钟团长要是高中毕业,这次都是沈团长。只差一张大学文凭啊。”

苏笑笑:“部队要培养高素质军人吧。以前是打江山,现在是守江山,好比咱们能挣钱不一定能照顾好家里。”

王素芬不禁说:“你这样说我就懂了。老张给我拽一大堆不如你一句话明了。”

苏笑笑心说,幸好张政委不在这儿,不然两口子又得干仗,“啥时候搬走的?”

王素芬仔细想想,“你还别说,那天不是星期天,我也是下了班才知道。具体日期我忘了。”

苏笑笑:“回老家了吗?”

“对,滨海市。那边靠海,生活习惯跟这边差不多。刘师长的闺女不听话,他搬回老家还能多活几年。"王素芬想起一件事,“刘师长的亲侄子是宋老师的姐夫,也在那边。两口子看起来本分厚道,农村农闲的时候多,可以经常过去看看他们。”

刘师长的儿子在部队,女儿不懂事,确实到侄子身边比较好。苏笑笑替段大嫂感到高兴,“段大嫂人好,凭她这些年帮宋老师做衣服做鞋,宋老师的大姐也会孝顺她。”

王素芬跟其他军嫂也是这样说的。

苏笑笑问:“你家这次能考上一个吧?”

听了这话王素芬不禁笑了:“我家老大中专稳了。老二不行。对了,还有一个好消息,估计你还不知道。学校向上面申请办高中,上面虽然同意了,但是口头同意。这次考上那么多,上面肯定会拨款调人大力支持。”“以后你家老二老三不用出岛上高中?”

王素芬点头:“不用。“忍不住感叹,“摊上负责的校长老师就是好。”苏笑笑想起她一直担心团团因为年龄小被欺负,经常问团团有没有人欺负他。团团的回答都是干嘛欺负我啊,我又不欺负别人。有时候还说老师不许他期负同学,不然就叫爸爸妈妈打他。

苏笑笑点头:“对了,林莹呢?”

王素芬摇摇头:“不清楚。她独来独往,生跟怕别人向她请教一样。哪像大娃那孩子,天天带着一群同学复习。听说渔村也有几个考得不错,不出意外能收到通知书。”

苏笑笑:“算起来整个岛上不止十七八个吧?”“年初知青都回城了。大部分渔民放养孩子不重视教育,去掉考试的时候紧张的,可能滑档的,十七八个不少了。”听到“滑档"二字,苏笑笑不禁说:“林护士不会又滑档吧?”王素芬失笑:“哪有人连着两次滑档啊。”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格格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