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有价无市(2 / 2)

张新民的妻子点头:“真的。不过不是咱们这边的供销社,海店那边。我原本打算下午去看看,没想到大嫂的东西寄来了。“接着又对张新民说,“回头写信告诉嫂子以后别寄了。”

邻居们见她说得跟真的似的,忍不住问:“真的假的?要是真的,我得去买点海带。多吃海带防大脖子病。”

张新民的妻子:“有是有,今天去的话肯定是人家挑剩的。”“挑剩的也能防大脖子病。"邻居大妈说出这话就问其他邻居去不去。大脖子病很疹人,几个邻居互看一眼,回去拿篮子拿钱,乘公交车去海店供销社。

张新民的妻子立刻叫闺女关门。

罗翠红终于意识到小儿媳的反常:“怎么了?”张新民的妻子把压在海带底下的报纸拿出来就进屋。几个大人相视一眼,跟进去。报纸包了三层。张爱民嘀咕:“什么东西啊?神神秘秘的,苏笑笑可真能折腾!”

罗翠红朝闺女背上一巴掌:“你敢吃一口,我撕烂你的嘴!”“大不了去供销社买一-"张爱民吓得倒吸一口气躲到丈夫身后,“二嫂,什么东西这么疹人?”

张新民嫌弃她妹:“海参都没见过,还好意思嫌大嫂瞎折腾。”张爱民确实没见过海参,扯一下丈夫的衣袖,真的吗?她丈夫仔细看看,“我以前跟爸妈去饭店吃饭,看人家点过,好像是小米海参粥。”张新民的妻子又把另外三个报纸打开,里头是鲍鱼、鱼胶和干贝,不禁说:“我们常说的鲍参翅肚就差鱼翅。不过干贝也是好东西,海八珍之一。张爱民忍不住吞口水:“妈,您大儿媳妇有钱真能作啊。咱家这些人,有一个算一个,哪个衬得上鲍参翅肚啊。”

罗翠红瞪一眼闺女:“不吃不能送人?”

张新民的妻子眼睛一亮,“妈,我去供销社问问有没有包装纸盒,包好留咱们过年走亲戚。”

罗翠红突然觉着苏笑笑寄来这些东西正是这个意思,于是就叫儿媳妇把东西收起来,她去供销社看看。

张新民的妻子在家没什么事,跟婆婆一起去海店供销社。供销社确实有海味,而且供销社卖的跟苏笑笑寄来的海带、虾皮品相差不多,婆媳俩就没买,只买八个包装盒,给孩子买一包糖就回去。

下午老张去邻居家找个秤,半斤左右装一盒,最后每样还剩小半斤,罗翠红做主留自家吃。

然而一家几口都不会做这些东西,张新民就跑去书店找食谱。食谱上不够详细,在单位吃饭时就找厨师请教。

张新民学会后,罗翠红等周末女儿女婿外孙都过来就做两样尝尝,一样是干贝蒸蛋,一样是鲍鱼红烧肉。罗翠红原先打算用鲍鱼炖鸡,老张说蒸蛋就别搞汤,显得像两个汤,她才决定拿出肉票做一道菜。张爱民没敢夹鲍鱼,她丈夫夹一个,吃一半给她留一半。张爱民在她妈的瞪视下咽下去,不敢说”也就那么回事",“不愧是鲍参翅肚中的鲍鱼啊。还是大嫂有品位!”

张新民的女儿忍不住吐槽:“小姑,你好谄媚啊。”张爱民笑着装傻,当没听见,拿起儿子的勺子挖一勺干贝蒸蛋。与此同时,苏笑笑也做了这两样。

晚上张怀民回来跟儿子聊天问团团中午吃的什么,团团说鲍鱼和干贝,张怀民一点也不羡慕。

吃够了,吃的够够的!

对他来说溏心鲍鱼都不如猪油拌面香。

张怀民不小心把心里的话说出来,苏笑笑在厨房听见,翌日清晨就做猪油拌面。面用的是挂面,苏笑笑懒得和面擀面条。张怀民也吃够了挂面,看在好吃的份上他没吐糟挂面配不上猪油。不知不觉,春节的脚步临近,首都寄来几身棉衣和两双棉鞋,都是团团的。张新民的信随衣服过来,再次提醒苏笑笑首都能买到便宜的海味,这就导到致苏笑笑不知道给公婆寄什么,让张怀民拿主意。海岛最多的就是海味,不寄这个总不能寄山珍。张怀民顿时不禁夸自己聪明,“你攒的那些干笋干蘑菇是不是还没吃?”苏笑笑点头:“有新鲜的就不想吃晒干的。”张怀民:“那就寄那些。”

“可是也少啊。”

张怀民:“买一包糖找谁换两样。”

苏笑笑买一包糖跟小楚换两样山货,跟之前一样把品相好的挑出来。给她姑寄的仍然是海味,虽然首都有卖的,她姑也不舍得买。再说了,苏笑笑也不是给她姑一个人寄的,还有她大伯二伯和小叔。东西到刘家和张家那天正好小年。苏笑笑的姑把东西拉回家就挑出七成回娘家。

社员们一看苏笑笑又寄东西,还是能防大脖子病的海产品,别提多羡慕,不由得夸刘家兄弟几个有个好侄女。

以前社员瞧不上刘家,当上门女婿大家能理解,为了活下去不丢人。可是老人家五七还没过就改姓,简直猪狗不如。现在听说刘家几兄弟得空就进城帮苏笑笑打扫院落除草检查屋顶,又跟没良心的刘大军断往,大家觉着刘家这几个兄弟还能处。如今又看到苏笑笑愿意补贴老家人,刘家跟苏笑笑搞好关系,以后的日子就算不能越来越红火,也饿不死,就要帮他们家几个孩子介绍对象。

刘大姑脑子活,立刻扯一段海带给要给她侄子侄女介绍对象的乡亲。其他社员见状就打趣那个人:“东西收下了,可别光说不干!”“我这就去问问。"社员把东西塞给妻子就去隔壁村。此时,张新民的妻子和婆婆在供销社,买海产品留着招呼亲戚和走亲戚,又顺便买几张包装纸。

回到家,婆媳二人就把苏笑笑寄来的山货最好的挑出来包起来,仍然包八份。

包好后张新民的妻子问婆婆:“回头拿多少啊?”罗翠红边思考边说:“一包寒酸,三包不吉利,四包太多,人家会认为我们有事求他们。一包山货一包海味,再加两封点心。”张新民的妻子算算:“需要送鲍鱼这些东西的只有四个领导,那还剩四份呢?”

“留着以后用。"罗翠红道,“老人生病住院,正好需要这些东西。”张新民的妻子就把剩下八份山珍海味收起来,然后给苏笑笑写信告诉她东西到了。

除夕当天上午苏笑笑才收到信。

邮局除夕上半天班,中午十一点就可以回家。苏笑笑一边看信一边领着团团回去。

到家娘俩就做早上准备好的菜。

四菜一汤,大吃一顿,团团去找朋友,苏笑笑去吴双家玩儿,顺便给团团织毛衣。

傍晚,苏笑笑包饺子。晚上和初一早上吃饺子。哪怕只有饺子,团团也高兴,一边吃一边问:“妈妈,可以天天过年吗?”苏笑笑愣住,还是他敢想,“团团,为什么不可以每天都是星期天啊?”“要上班!”

苏笑笑道:“对啊。要上班啊。”

团团把饺子咽下去,垂着脑袋叹气道:“好吧!”“看给你愁的。"苏笑笑乐了,“饭后去哪儿玩儿?”团团又高兴起来:“我要给大娃哥哥拜年!”苏笑笑一脑门黑线,被同辈拜年,你也不怕大娃哥哥觉着你咒他,一脚把你踹出来,“你不是最喜欢三娃哥哥吗?”“三娃哥哥坏,欺负我。”

苏笑笑想笑:“逗你玩呢。”

“对啊。他玩我,我不跟他玩。“团团把汤喝了,一抹嘴巴就问,“妈妈,我的帽子和手套呢?”

苏笑笑起身用热水打湿毛巾给他擦擦手和嘴,又给他戴上帽子围巾,兜里装满糖果,“一人给一个,说新年好啊。”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格格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