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材料昨天送来的吧?我昨天轮休。”说起轮休,苏笑笑想到自己:“双姐,您看我啥时候轮休合适?”“你啊?"吴双真知道,“你不用。你周末休息。我们大家商量过,你懂得多,回头你多教教我们。"紧接着又安慰她,“千万别有心理负担。其实你不知道,咱们部队的军官周末不好请假。不怕你笑话,我想平时休息给我家那口子他点好吃的。”
苏笑笑表示理解:“给大家添麻烦了。”
“不麻烦。你周末休息,我们每月也能轮到两个周末。因为星期天咱们这里就俩人,其他人都休息。”
苏笑笑听了这话顿时放心下来。
吴双把两扇门都打开,招呼她进来,“咱们这里不比首都,最大的是主任,算上值班的还有你我才九个人。不过要是有事也可以请假,不扣工资,别者都走耽误事就行。”
苏笑笑懂了,牵着团团进去。
吴双看到团团忍不住问怎么没送团团去托儿所。苏笑笑:“刚到这里怯生。不过您也别担心,团团以前跟我去过邮局。团团奶声奶气道:“我帮妈妈上班。”
“你会吗?"吴双逗他。
团团点头:“会!”
吴双心里不信,嘴上说:“团团好厉害啊。”被陌生人称赞团团不好意思,转身抱住妈妈的腿。苏笑笑弯腰抱起他跟吴双去柜台里面,问饭盒放哪儿。吴双领她到后院,推开一个小房间,里头有俩炉子。吴双指着炉子:“个蒸米饭一个热菜。不过也只有冬天能自己带饭。”苏笑笑:“怀民跟我说过,说这里夏天和春天也很热。”吴双一听她知道便不再废话,打开橱柜,苏笑笑把两个饭盒放进去。这个邮局比首都的小一半,团团逛一会就觉着没意思,伸手要抱抱,苏笑笑看没人来就先抱他。
等来人了,苏笑笑把他放她座位上。
午饭后,团团在苏笑笑怀里睡一会儿,睁开眼发一会儿呆小孩精神了。没啥可玩的,他就扒着桌子趴柜台上往外看。看了三天,团团看出门道,有人朝妈妈走来他就奶声奶气地问:“同志,寄信吗?”
头一回别说来寄信的人,邮局的工作人员也被他惊得一愣一愣。后来习惯了,工作人家就把他当小喇叭使。团团不负众望,半个月他就把自己干成邮局小喇叭,全岛官兵和渔民都知道邮局有个免费小职工。
苏笑笑见儿子愈发不怕陌生人,决定年后就送他去幼儿园。小孩子天天跟成年人打交道,时间久了就失了童真。长大后回想起来会很失落,可能都不会跟同龄人玩儿。
十二月初,晚上张怀民回家住,团团睡着后,苏笑笑就把她的想法告诉张怀民。
张怀民算算时间:“后天周末,你领团团出去,看着他跟小孩玩儿?”“每周末都出去,关键他不跟同龄人玩,总想着跟钟团长家的三娃玩。人家八岁,不是拿着木枪玩抓鬼子,就是上山下海,咋跟他玩啊。“苏笑笑看着睡在他和张怀民中间的小屁孩,“人不大心气不小。”张怀民笑着:“小孩子都喜欢跟大孩子玩,可能因为慕强。”“那怎么办?“苏笑笑想想,“团团叫他们来咱家吃罐头呢?”张怀民微微摇头。
虽然他到这边才五年,不够了解钟团长一家,但没少听已逝的前团长说钟团长和宋老师不是过日子的人。
张怀民:“他们的想法跟别人不一样,可能因为都是大学生,便认为给孩子攒钱娶媳妇,不如把孩子养得人高马大知识渊博。只要对身体好对学习有帮助的,宋老师毫不吝啬。简单来说,钟家孩子虽多,但人家什么好吃的都吃过,看的书也是五花八门。我以前的团长算过,每月生活费最低五十,高了可能七八十。”
苏笑笑不禁坐起来:“这么舍得?”
“非常舍得。钟家老小是个混不吝,谁的面子都不给。明儿一早我陪你去副食厂,看看能不能碰到钟家几个大的。老大挺懂事。“张怀民把被子往上拉,“早点休息。”
翌日清晨,苏笑笑起来就给团团穿衣服,然后抱他下楼。张怀民洗漱好拉开炉子,把团团哄醒给他洗脸,苏笑笑去洗漱。随后夫妻俩拎着篮子带着孩子去副食厂。
哪怕他们认为起得很早,依然没有钟家几个孩子起得早。这次老小没来,是那个戳团团小脸的半大小子带着另外两兄弟。张怀民问团团要不要跟大哥哥玩儿。
团团来了半个多月,在邮局玩大胆了,可他依然不敢跟比他大太多的大孩子玩。
张怀民笑着说:“这个是大娃哥哥,和三娃大哥哥是一家的,跟着他就能见到三娃大哥哥。”
苏团团的眼睛亮了。
钟家大娃见他这样十分惊讶:“三娃都成大哥哥了?苏团团想跟三娃玩?那跟我回家好不好?”
团团找妈妈。
苏笑笑:“妈妈做好饭叫爸爸去接你?”
“妈妈不骗人?”
苏笑笑摇头:“妈妈骗人,你可以喊妈妈大骗子。”团团扭头眼巴巴看着钟家大娃。
钟大娃把手里的海鲜给兄弟,伸出手:“走吧。邮局的小喇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