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格格党>其他类型>渔家四时鲜> 蒜泥白肉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蒜泥白肉(3 / 3)

江盈知说得斩钉截铁,“回去继续支我的摊子啊。”“一天能赚一两?"掌柜试探着问。

江盈知比出三个手指,掌柜嘶了声,“你这摊子真够赚钱的啊,一天能赚三两。”

“是三百文,不算那些菜钱油钱,算了也就一百文多点。”

听得众人从震惊到逐渐呆滞,最后想翻个白眼。掌柜很不解,他甚至都站起来问,“就赚那么点钱,你到我这来,一天赚的赏银就够你一个月的钱了,你年纪小小,怎么就乐意待在那呢!”

“你看看吧,又急了,"江盈知说,“这里有这么多的大厨,手艺比我好,底子刀功都比我扎实,这里不缺我一个厨子啊。”

“但是底下那些百姓,他们少我一个肯卖便宜吃食,味道做得又好的厨子啊,干了一天辛苦活,也就只有这么个吃饭的盼头吗,我走了,大家更没有尝到其他机会的东西了。”

“道不同,不相为谋。”

这番话说得大家都沉默了,也挺有感触的,掌柜的张了张口,他想说点什么,有没有说。

但是江盈知却笑道:“我是不来这,我又没说不跟你们做生意。”

“我好穷,钱我还是要赚的。”

胖师傅挤开掌柜的,一屁股坐到他的凳子上,忙问,“什么生意,我听你之前进门说的那个芝麻黄鱼条就挺好的,你是不是卖方子。”

掌柜揉揉自己的屁股,还不忘说:“那个酸辣黄鱼羹到底是啥滋味,你不来肯卖方子的话,开个价吧。”“也不能说是卖,"江盈知想了想,“我们可以换。”“换?“这下子是一堆人异口同声了。

江盈知点点头,“换,比如我教一个菜的做法,你们除了给我八百文的工钱外,还得把你们用过一遍的油给我,那些菜,只取菜心要不就是葱管,喂猪也很浪费啊,还有这些肉啊,鱼啊,就取最好的地方,其他都扔了。”她很诚恳地说:"换给我吧。”

一道方子能换好几两银子当然很好,但是这些被浪费的菜肉鱼油能换来她觉得更好,都很新鲜啊。而且炸过一次的油只要不加热,能凉拌,做点心、面食、馅料,只要两天内用完。

这肯定也无法反复使用,但有些炸过肉的荤油其实和面时还会更香一点。

谁也没有想到她会提出这样的要求来,这些东西原本是白送的,但是后来一白送就让大家都生了不少小心思,就干脆扔掉,混着消水卖给养猪的人家。

这会儿听到她要换,掌柜的都搞不懂她的心思了,又怕多说这桩买卖飞了,就连连点头,“保管把好的都留给你,全装在好篮子里。”

“什么时候来教?”

江盈知说:“后天早上我来教你们做虾饺,面没法买,得我自己做了带来。”

这一听连面都得自己做,掌柜更觉得这桩生意稳赚不赔,很热情地请她和王三娘吃了饭,然后送她们出去,还要说:“记得要来啊,可一定要来啊。”

出了门,王三娘就说:“你是不是傻,怎么就不应下,换点菜肉不是都亏了吗?哪里值当得来,哎,小满,要不我们回去再跟那个掌柜的商量下。”

“你要是能赚那么多,你不是在这里也稳当点,以后不管嫁人还是自己过日子,也要有底气点。”江盈知笑笑,“阿姑,人这辈子钱是赚不完的,你瞧刚才有那么多人在,要是听我一次卖个方子能赚五六两,那我要不了两日就得被劫了。”

“可我就那么点工钱,再换点别人不要的东西,他们肯定笑我傻,但不会把主意打过来了。”

王三娘听完都愣了,她光想着钱去了,连忙后怕地说:“我都活那么一大把岁数了,还不如你想得周到,那我们不要了,你一天要用那么多油,拿来也省一笔钱。”“那我们回去?”

江盈知摇摇头,她这回就是特意让王三娘过来的,哪能说回去就回去。

“走吧阿姑,到江下街去,我们看看有没有剖鱼拳的活。”

王三娘啊了声,她有点犹豫,“真去啊,人家肯定嫌我岁数大了。”

“哎呀真去,"江盈知把麻袋换了个手拿,用力拉王三娘,“年纪大怕什么,谁要嫌弃你,就我这嘴我肯定不让你受欺负。”

“来嘛,我们可是堂堂正正去赚钱的。”

“没有什么好丢脸的。”

要是让王三娘自己去,她这一辈子也很难迈得出这步,但是有人使劲拉着她走,她就满怀忐忑地跟了过去。江下街这会儿撤下了黄鱼,屋檐下全都吊着乌贼拳,还有整个的墨鱼,到处是鱼腥海盐味。街边坐着的女人手里拿着把拳刀,在那里剖墨鱼,手起刀落扔掉墨囊。她们走进来的时候,倒是有人看了几眼,随即又转回视线,自顾自同别人说着话,“哎呀,要不是那个船老大肯买了盐来,今年我们这哪有活做,我听东家说的时候,真是也想磕个头。”

“可不是咋的,那会儿我们都把自己兜里的三文五文掏出来,说是凑凑买点盐,勒紧裤腰带过活,没想到有个肯做善事的船老大,哎,这谁能想得到啊,"另一个女人格外感慨。

本来都已经到了要关门,带着孩子出去谋生路的时候,那几千斤盐让她们又哭又笑,最后安稳地回来上工挣钱。

江盈知听了也笑,她就说人做好事,怎么会没人夸呢,等王老大回来,她会把这些话跟他学的。不过要紧的还是王三娘的活计,她紧紧牵着王三娘的手,然后带她来到个明显是管事模样的人前。等人家手里活忙完了,她问,“这里还招不招工,我阿姑鱼拳剖得也很不错。”

那女人抬起头,撩撩头发,看了眼王三娘,“缺啊,怎么不缺,这会儿正是要人的时候。”

“眷刀带了没,剖个我瞧瞧,不利索的我们也是不要的。”

江盈知忙说:“带了带了的。”

这还是她一早去问陈大发拿的,她从袋子里掏出来递给王三娘,给王三娘鼓劲,“阿姑,你试试,剖个鱼眷你比大伙的手艺都好多了。”

王三娘在西塘关那是中气十足,谁也不怕,到了这里她难免胆怯,拿过拳刀,想着不能给小满丢人。咽了咽口水,找了个地方坐下来,手还有点抖,管事递过来只墨鱼。

她伸手接过,努力稳了稳,长呼口气。手握住墨鱼背,鱼腹朝上,等腹部突起了,立马拿着刀利索地划开,从腹腔一直挑到尾部,刀柄压低,轻轻划过墨囊,又划到头,鱼嘴各一刀,割破鱼眼。

取出内脏和墨囊,然后从尾端开始撕,去掉鱼鳃。管事的特别满意,“这墨鱼剖得很不错,比我们很多老手都要好,明儿一早就过来,干一日结一日的钱,三十文一天,做得多还可以加。”

“要是做得好,以后都可以留在这里做,我们还有勤鱼、带鱼,从年头到年底都有活做。”

王三娘结结巴巴地问,“真的?”

“真的呀,阿姑,你咋还不信了,"江盈知笑起来,“走吧阿姑,我带你去买一把更好的拳刀。”王三娘自己都不知道,明明她生得五大三粗,样子也不大好看,可她剖起鱼眷时的动作又流畅又美丽,神情专注,让人忍不住只看她的动作,忽视了外表和年纪。“小满,我真的不敢信啊,"王三娘一遍遍同江盈知说,眼里冒出了点泪花。

谁能想到,一个四十几岁的人还能找到像样的活计,从西塘关走出来,到里镇的江下街来呢。

可也没有人规定,一个普通妇人不能有"事业第二春”啊。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格格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