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御史台的周御史都知晓了,想必李丞相、六部不少官员都知晓了,景顺帝也没必要瞒着,如此便是是对高蔷的凉薄。
看到鲁元松欺负高蔷的那一刻,景顺帝便下定决定,要带她入宫,并力排众议,立她为后。
高蔷是景顺帝的救命恩人,乃是他的贵人。
因此景顺帝要正大光明的爱高蔷,让她享受大魏国母的荣誉和权势。
当年西北的神医邱光和离开京都时,还特意给景顺帝留了一封信,叮嘱他切不可纵欲过度,伤了根基。
毕竟景顺帝中毒二十年之久,体内的毒素虽然解了,但还是得注意保重身子,并非能同寻男子一般娶妻纳妾。
这些事景顺帝不会让朝臣们知晓,否则会成为攻击他最好的把柄。
太医院的姜院正被景顺帝勒令不得外传,否则不仅项上人头保不住,还得连累全族。
“王尚书,你觉得朕该如何处置周御史?”
景顺帝轻轻的看了一眼新上任的礼部尚书,可别让他失望。
突然被点到名的礼部王尚书忙上前,温声道:“陛下,臣觉得周御史僭越了,得从重处置。”
听从王尚书的回答,景顺帝又挨个询问了孙尚书、胡尚书、林尚书、李尚书、张尚书其他六部的尚书。
当然孙尚书、张尚书与王尚书的说辞一致,周御史应监督京都的官员,而非盯着景顺帝。
胡尚书、林尚书、李尚书则觉得身为一国之君的景顺帝乃是大魏的表率,周御史是关心则乱,小小的惩戒一番即可。
“李丞相,你觉得呢?”
“陛下,臣听陛下决断。”
李丞相说完便眼观鼻鼻观心,挺拔的身姿如松柏一般。
如此景顺帝便当众呵斥周御史一番,下令让他在府上闭门思过三月。
尽管周御史大呼冤枉,可还是被侍卫们不由分说的拖下去。
这时,景顺帝抛下一颗惊雷:“朕接入椒房殿的女子,乃是先信阳侯的嫡长女,朕欲立她为后。”
先信阳侯的嫡长女?
那不是被先帝赐婚给鲁元松的高蔷,后先帝又下旨让两人和离,还命高蔷终生在太真庙为大魏祈福。
两年多前,不是在太真庙被大火活活烧死了吗?
现下景顺帝说她还活着,便是当年太真庙起火一事有猫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