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顺元年
景泰二十七年春,五十九岁的景泰帝在大朝会上轰然倒地,把朝臣们吓坏了。
医术精湛的姜院正、吴太医皆随长公主一同前往西北,救治驸马去了。
太医院的太医们废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将景泰帝救醒,只是他的身子太虚弱了,难以继续处理繁重的政事。
正是经过这一次昏倒,景泰帝才意识到自己怕是时日不多了。
必须要为大魏挑选合适的储君,让他继续带领大魏走向更好的未来。
否则景泰帝到了九泉之下,无言面对大魏皇室的历代先祖!
大皇子自幼体弱,有老太医曾预言他活不过二十五岁,算算时日,也没几年可活了。
二皇子饱读诗书且英勇善战,在文臣、武将中颇有威望,支持他做储君的人不在少数,只是孙贵妃、孙尚书一族决不能成为外戚,如此二皇子的皇位也坐不安稳。
三皇子甚是平庸,每每景泰帝考他学问时,总是一问三不知。
就这般学问的三皇子,如何能成为大魏的储君?
若当真三皇子成为储君,日后成为大魏的陛下,怕也是一个昏庸的君主,说不定还能让大魏亡国。
四皇子才六岁,年幼的很,虽然太傅们时常称赞他聪慧,可年幼的四皇子根本就不能独当一面,皇权势必旁落他人之手。
直到这一刻,景泰帝才意识到,挑选大魏的储君并非易事。
景泰二十七年夏,景泰帝下令让李丞相连同六部尚书协同处理朝中的政事,且李丞相每日必须向景泰帝逐一汇报,经景泰帝同意后,方可下发各地。
景泰二十七年冬,西北的蜀国集结五十万兵力一举进攻大魏的西北,驸马和二皇子身先士卒,带着西北的三十万将士与蜀军殊死一搏,誓死守卫大魏的门户,决不能让蜀军有南下的机会!
景泰二十八年夏,西北的将士们在驸马、二皇子的带领下,击溃了大半的蜀军,不过大魏将士们伤亡惨重。
与此同时,除南方的陈国,东北的齐国、东南沿海的倭寇纷纷侵犯大魏的国土,戕害大魏的百姓们,一时间大魏人心惶惶,且各地民不聊生。
景泰二十八年秋,因大魏西北、东北、东南沿海等地频频传来战败的噩耗,本就身子虚弱的景泰帝又病倒了。
这一次,从西北赶回京都的姜院正、吴太医等人皆束手无策,只能尽人事听天命。
景泰二十八年冬,在二皇子、驸马、虎威将军高玉轩、鲁元松等与将士们共同努力下,终于将西北的蜀军、东北的齐军、东南沿海的倭寇一一赶出大魏的边境,誓死守卫大魏的疆土,保护大魏的百姓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