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詹出声唤她:“南荛娘子。”
她听到熟悉的声音,才终于抬头望向他。
可与此同时,她也看到了墙壁上悬挂的那些刑具、鞭子、烧着红碳的火盆等。
一眼望去,令人心惊。
她眼底如被针蛰,飞快挪开眼。
“严长史……”
“不用害怕,今日我与王大人只是按流程问话,不会动刑。”
严詹尽量放柔声音同她说话,示意她过来坐下。
严詹年少为官,才华卓荦,如今佐助丞相署理诸曹,虽说这一身官服颇有几分威严与压迫感,但南荛还记得他身着常服,轻袍缓带、儒雅和善的样子。
她想了想,慢慢走过去坐下,长长的睫羽低垂,在光下微微颤动。
严詹见她精神尚可,才放心地摊开竹简,拿起羊毫道:“我问你答,事无巨细,皆要一一交代清楚。”
南荛:“好。”
“你自称为段家小公子之妻,手上虽有信物证明,也曾上报官府有所记录,但为何从前不见你出现在洛阳?”
“五年前,民女病入膏肓,在洛阳郊外被段浔所救,而后,为了救我的命,段浔带我一路远离洛阳,四处寻访名医……后来,即便我身体好了,有些旧疾也时常反复,洛阳城内人事繁多,我夫君一来想让我安心静养,二来怕我身份微贱,难以立足,我们才留在了段氏祖籍所在的青州。”
严詹听她提起治病的过往,心中不禁唏嘘。
想当初华阳公主最是争强好胜,六艺俱佳,骑射不输男儿,何其神采飞扬、光芒耀眼?
严詹又问:“那你又何以确定,段家绝未行谋反之事?”
南荛笑了笑,“大人心里难道不清楚吗?段家若当真要行谋反之事,段浔的大兄二兄又为何战死?段家三子,皆死在抵御外敌的沙场上!民间皆传段家父子擅募私兵,然则去年兖州旱灾,虫蝗少谷,饥荒甚重,我与段浔设棚救济灾民,以致于当时捉襟见肘,试问这募兵钱从何来?若大人不信,要查当时账目,我此处也有记录,除此之外,段浔出征前,与其父来往书信也皆留存于我手。”
她气弱声微,撑着一口气说完,又是低头一阵猛咳。
咳着咳着,眼底不禁泛红,不自觉攥紧腕上镣铐的手。
严詹笔尖稍顿,与身侧的王徹对视一眼,又继续换别的问题。
审讯过程极为顺利,共用了两个时辰。王徹整理好案卷与供词,便起身拿着竹简离去,南荛正要跟随狱卒重新回到牢房,临走时却被严詹叫住。
一碗热腾腾的药被端在了她面前。
严詹笑道:“虽是在诏狱里,但娘子还是要顾惜性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