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萧玉殊登基后,受了郑兰谗言,对自己不利。还不如任凭姑母猜忌她。
这二者之间,总要做一个选择的。
她必须和萧玉殊更进一步。
郑明珠双手环在男子银青色的腰带上,指尖勾起一缕印信丝绦,她抱得紧紧的,仿佛面前之人如深潭浮木。少女身上的梅蕊熏香自身后袭来,贴在脊背传来一阵不属于自己的温度。萧玉殊僵在原地,只觉得轻挂在他腰间的手臂如藤萝一般。
离了他这颗树,便会枯萎。
“方才在椒房殿的话,殿下定是在心中耻笑我。但我是真心的,殿下清风高节,无论妻妾,总不会亏待我。”萧玉殊思绪纷乱,最后拨开身前的手,转身道:“不可妄言。“话罢,他自觉严肃,又轻声,“这些话,莫要让旁人听见。”
“前方就是文星殿,本王便送到这。”
郑明珠点点头。
看着萧玉殊离去的背影,心中升起些挫败来。她已将爱慕之意剖白开来,萧玉殊仍无动于衷。
只能日后再做打算。
回到寝宫,郑明珠一直在等待着外朝传来李将军上奏的消息。
也等着看萧谨华计策落空的模样。
但她没等到,却意外得知,郑兰的母亲孟氏,被褫夺县君的名号食邑。是皇后下旨授意的。
孟氏在长安官眷中是首屈一指的尊贵,几分是靠着郑太尉,更有皇后看中和这县君的封号。
除却几个开国列侯的夫人,少有如此荣耀。如今皇后下旨褫夺这封号,原因又是意味不明的“德位不匹",半分颜面也不给。只怕要闹好一阵的笑话,孟氏半年也不必出门见人了。
至于郑兰,她参与与否,无人能知。但孟氏行同室操戈之事,皇后不能不给郑兰一个警示,便罚抄一月的大魏祖训。上次孟家远亲行刺一事,郑太尉郭丞相同审,最后没有牵连到长安孟氏,只流放了西北孟家一干人等,如此揭过。就算孟家有逾越之心,疑罪从无,也只能按下。晚间,郑明珠翻来覆去无法入睡。
干脆坐起身来。
思绣和云湄听见动静,同进来陪她说话。
她和思绣一言一语,竟无法从云湄口中套出任何有关椒房殿的事。姑母择人的眼光,果真毒辣。
郑明珠心心觉没趣。
这时,外殿的小黄门来报。说是锦丛殿的小侍跪在殿外求见。
四殿下状况不好,又请不到太医,只能求到文星殿。“轰出去,二妹妹尚在抄祖训,哪有功夫去瞧萧姜。“郑明珠先一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