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策划了坠马一事,又邀请她回郑府,这些人的心思,昭然若揭。
“大姑娘何苦应下,在宫里躲个清净不是更好吗?”思绣心生忧虑。
“再过几日,各国使臣来朝。陛下身子不济,必然是由皇子协助鸿胪寺卿安排事由。”
萧玉殊暂未封太子,但已有储君之实,必然被任命督办此事。想必这些日子,都是住在鸿胪官署。
她若是在宫中,出入不便,岂不是这些日子都无法接触萧玉殊?
思绣了然,开始动手收整行装。
午后,郑氏车马准时停驻在皇城外。路途短,只备了一辆,三人共乘。
上马车后,郑兰拿起一本书便开始读,不曾抬眼。倒是郑竹,对归家颇为期待,全程叽叽喳喳十分吵闹,如夏蝉一般。
“上次归家,还是年节的时候。我小娘亲手给我做的饴糖,不到三个月就吃完了……”
“宫里哪都好,就是不能经常见到小娘。这次回去,她瞧见我,不知该如何高兴呢。”郑竹左顾右盼地想与二人分享喜悦。
结果,郑兰如同钻在字眼里,郑明珠则紧闭双目,如老僧入定。
郑竹讪讪噤声。
马车穿行在长安繁华的街市内,一路畅行无阻,最后稳稳停驻在太尉府外。
郑府众人早早等在外头,预备迎接三位姑娘。更有旁的官宦家眷一同跟着,只为多与郑家的女儿多说上几句话。
指不定哪个就是未来的中宫娘娘。
“快,马凳!”
“忠儿,还不快去扶着你姐姐。”
掀开车帘那一瞬,众人目光齐聚,落在郑明珠身上。喧嚣霎时平息,偶有人窃窃交谈。
这便是,郑家那个从乌孙回来的女儿,曾经郑氏与周氏共同珍爱的掌上明珠。
有不少知晓当年秘辛的人,暗自摇头。只可惜,周氏早已荣光不再,举族发配至南越,不知是何下落。
郑明珠扫视着马车旁举着手臂的少年,淡淡移开视线,不曾理会,兀自走下马车。
才落地,一位貌美妇人走上前,笑意盈盈地拉过她的手:
“这便是大姑娘明珠吧,总算是回家来了。几年前,你从乌孙回来后——”妇人的话戛然而止,像是责恼自己说错了话。
“是我不好,倒提起了伤心事。皇后娘娘疼爱你,将你留在身边,我和你父亲也放心。”
“从前只在宫宴上远远瞧上一眼,如今你能回来,你父亲也高兴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