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娘,这里好生热闹啊。”
“哇,姑娘你快看,那个跳舞的姑娘是红色的头发诶!”
杨蝉衣顺着她指的方向看去,街道右侧,一个红色头发的女郎,赤足站在在酒肆中央的高台上,轻快地转着圈儿,裙摆飞扬,一圈又一圈,引起周围一片喝彩声。
杨蝉衣笑道:“那是个西域人,这里不仅有红色头发的人,你一会儿可能还会看到金色头发的,甚至绿色眼睛的呢。”
花梨兴奋道:“不愧是长安城,我今儿算是开了眼了!”
“这里的稀奇物件儿可真多,大家的穿着打扮也是各式各样的,我都有些看不过来了。”
“时间还早得很,你可以慢慢看,”杨蝉衣笑看着花梨,抬手帮她整理了下被发饰挂住的一缕青丝,“不着急。”
杨蝉衣带着花梨在西市里头东游西逛,慢悠悠地走着。
两个小姑娘钻进人群里,一人手里捏着一只糖人,遇到感兴趣的就驻足观赏,遇到变戏法的也跟着拍手叫好,乐在其中。
杨蝉衣转了大半个西市,也没有看到合心意的东西,她原本以为自己这次要无功而返,不期然,看到了街角一个铺子里架子上面摆着的山石造型的砚台,不禁眼前一亮!
她走进铺子里面,将它拿到手中,细细观赏。
这是一方灵璧山石砚,长约七寸,高三寸,整体以灵璧石的天然形状为基础雕刻而成,既可以研墨,又可以受墨傍背,平时不用的时候也是一个精美的摆件。
杨蝉衣将它重新放回架子上面仔细观察,石质坚润,质地细腻,发墨性能应是不错,砚台上尖中肥下平,放桌子上亦是十分的稳当。
她越看越满意,很是喜欢。
花十三喜欢画画,又是一名美身师,这个砚台赠与她,再合适不过。
“小娘子喜欢这个?”店铺老板走过来。
他上下打量着杨蝉衣,见她虽然衣着素雅,身上的首饰也不多,但是衣服料子用的是上好的蜀锦,旁边还跟着一个丫鬟,显而易见,非富即贵,不仅喜笑颜开。
“掌柜的,这方砚台多少钱?”杨蝉衣侧头问他。
“不贵,”店铺老板伸出五根手指头,左右翻了下手掌,“只需要十两银子。”
“十两银子?”一旁的花梨听呆了,“你这是抢劫吧?这东西怎么可能这么贵?”
一两银子为一贯,一贯是一千钱,十两银子即为一万钱。
要知道一斗米大概是20个铜板,一只猪也就五百钱,就算是一匹上好的母马,也不过四千钱。
杨蝉衣听到店铺老板的报价以后,低头笑了笑,这是拿她当大傻子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