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渊,没太多存在感的、被儿子封为太上皇的大唐开国皇帝。--父子关系曾经很亲密,儿子越大功越高,关系也就崩了。赢异人,在大部分人印象里就是嬴政他爹而已,继位太晚、死得太早,导致嬴政十三岁继位的原因。
一父子关系,只能说还行吧,勉勉强强。
同工的尴尬呢?
想想上面倒霉的父亲,再想想下面糟心的儿子,怎么不算一脉相承、异曲你焚书坑儒的。"
"其实扶苏还是不错的。"李世民缓步走在河边,"如果是我的话,也会反对"为什么?"嬴政诧异道。
"你愿意听?"
"你说的,我愿意听。"嬴政毫不犹豫道。
“防民之口甚于防川。无论你的权力有多大,诏令有多严苛,但传播和行使诏令的始终是人,有人就有私心,有人就有对策。打个比方,孔鲋,孔子的后人,他的家族和威望在当地恐怕别人很难比。你这个焚书的诏令,怎么可能把儒家的经典全焚完呢?"
李世民慢悠悠解释道,"他可以把书刻墙中间、可以埋地里、可以藏山里.......
总之只要他们想,总是有法子的。
"
“我若是抄家焚屋,掘地三尺呢?”
"他们已经记在心里了。"李世民淡定道,"除非你把儒家杀光,连几岁小孩都不放过。诸子百家,除了法家全杀光,那也许能做到。一-可你一旦这样做了,那么所有的反抗势力都会拼命反扑,与你拼个鱼死网破。说不定你连二世都坚持不到。
"是'我们。
“别忘了还有墨家,墨家可全力支持过你们,是有功劳的。"
先把你自己给诛灭了?
"好,我们。"李世民从善如流,"我不信诸子百家的书你没看过。你要不要"
在嬴政生气之前,李世民哼出了一首大秦传播很广的《无衣》。“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1]......"
在他那个时代,诗经的语音韵律和如今流行的已经不大相同了。但长安离咸阳终究没有远到哪里去,文化乐曲的格调保留了部分相似,由他哼唱出来,倒是很好听的。
"你以前唱过这首?"嬴政问。
“府上演奏过几回。配上编钟,大家都喜欢听。"李世民笑道,“出自《诗三百》,虽说过了孔子的手,但本身就是秦地的歌曲吧?你烧得了书,还烧得了所有唱过《诗》的男女老少吗?"
“其实我知道,是不可能完全杜绝的。"嬴政回答,"取法乎上,仅得乎中,下了这样的诏令,不过是为了打压一下那些猖狂议论、串通非议罢了。你知道的,那些书咸阳宫应有尽有,都有保存备份,医药占卜秦法种植类的书,也并没有焚烧。”
“从结果上看,你的目的达到了吗?"李世民问。"至少,推行法令变得更容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