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轻声对周皇后说:“朕允许他们贪,但贪来的钱必须分给朕一份!”他的声音里带着一丝不容置疑的坚定和决心。周皇后一听,误以为林小风要为父亲出头,心中惶恐不安。她的眼神里闪过一丝慌乱和担忧,仿佛害怕这件事会给她和林小风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林小风见状,拉着周皇后的手走出宫外,严肃地说:“皇后要记住,后宫不得干政。朕自有主张。”他的声音里带着一丝不容抗拒的威严和决心。周皇后欲言又止,最终还是点了点头。她明白林小风的意思,也知道自己不能插手朝廷的事情。她的眼神里闪过一丝无奈和失落,但还是坚定地支持着林小风。
两人边走边聊,不知不觉间已经来到了周皇后名下的商号“周商”。这是一座气势恢宏的建筑,雕梁画栋、金碧辉煌,彰显着周皇后的尊贵身份和地位。林小风提议进去逛逛,周皇后欣然同意。他们一起走进了商号,里面琳琅满目、应有尽有,各种珍奇异物、古玩字画、香皂、细盐和茶叶等一应俱全。虽然细盐的价格已经降低了不少,但对于普通百姓来说仍然是奢侈品。林小风和周皇后在商号里挑选了许多好物,他们的眼神里闪烁着兴奋和喜悦的光芒,仿佛在这一刻,他们只是普通的夫妻,在享受着购物的乐趣。
离开商号时,外面已经围满了百姓。他们都想一睹周皇后的风采。周皇后不仅貌美如花,更有着母仪天下的气度。她的出现让在场的百姓无不惊叹不已,纷纷跪倒在地行礼致敬。他们的眼神里充满了敬畏和崇拜的光芒,仿佛周皇后就是他们心中的女神一般。
林小风和周皇后在侍卫的护送下缓缓离开商号。他们的步伐稳健而从容,仿佛无论面对什么困难和挑战,他们都能够携手共度、共同面对。商号的侍卫刚撤走不久,百姓们就迫不及待地涌了进来。他们纷纷询问皇帝和皇后刚才买了什么好东西自己也想要。他们的眼神里闪烁着好奇和期待的光芒,仿佛在这一刻,他们也想要感受一下皇帝和皇后的生活。
这一天的出行让林小风和周皇后的感情更加深厚了。他们彼此理解、相互支持共同面对后宫和朝廷的种种挑战。他们的眼神里闪烁着坚定和信任的光芒仿佛无论未来会遇到什么困难和挑战他们都能够携手共度、共同创造属于他们的美好未来。
看着店里满满当当的宾客,掌柜的心里头那叫一个乐开了花。这阵子生意冷清,他日夜愁得睡不着觉,头发都快愁白了。没想到皇帝这一来,直接把门槛都给踩破了,店里顿时热闹非凡,人声鼎沸。掌柜的胖脸上堆满了笑容,眼睛眯成了一条缝,嘴角都快咧到耳根子了。
掌柜的大声吆喝起来,一点也不藏着掖着,声音里充满了得意和欢喜:“陛下今儿个可买了不少好东西,古董文玩好几件,还有香皂、细盐和茶叶呢!这可都是咱店里的宝贝啊!”他一边说着,一边用手帕擦着额头上的汗水,忙得不亦乐乎。
话音未落,一个年轻姑娘羞答答地说:“给我来两块香皂吧!”她的声音轻柔而羞涩,仿佛害怕被人听到。那边一个皮肤黝黑的大汉则粗声粗气地喊:“细盐一斤,茶叶一两,快点儿!”他的声音响亮而急促,显得有些不耐烦。旁边有人打趣他:“嘿,你这大老粗也要用细盐?野猪还用细糠呢?粗盐就够了!”这话引得周围的人一阵哄笑。
大汉一听,火了,袖子一挽就要干架,脸上的肌肉都拧在了一起,显得异常凶狠。这时,一个小女孩细声细气地劝道:“要打出去打,别在这儿砸了店里的宝贝,赔得起吗?”她的声音清脆而稚嫩,却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力量。商号里顿时人声鼎沸,热闹得跟过年似的。
皇帝一行人买完东西,就坐着銮驾往西走,一路上仪仗森严,威风凛凛。到了皇城西边的一座大宅子前停下,这宅子以前可是成国公府,气派得很,现在却静悄悄的,显得有些荒凉。原来是大明赵王住在这儿,林小风看他进京没地儿住,就让他先安顿在这儿了。周王一家子也住在不远的地方,两家人也算是有个照应。
大臣们见了藩王就跟见了猫似的,躲都来不及,更别说上门拜访了。所以这周围冷清得很,连个人影都少见。赵王和赵王太妃亲自出来迎接皇帝一行,周王、周王太妃,还有英国公夫妇、成庆华夫妇也都到了。大家恭恭敬敬地给皇帝行礼,林小风摆摆手说:“免礼了,你们这些年受苦了,我心里有数。”他的声音温和而有力,透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威严。
赵王太妃走上前,声音沉稳地说:“藩王本该与封地共存亡,现在能活着,全靠陛下的恩典。”这话听起来像是在示弱,又像是在表忠心。周王太妃也跟着附和了几句,言辞之间充满了对皇帝的敬畏和感激。林小风心里明镜似的,这些场面话谁都会说,但真正的心思却藏在肚子里。
客套了几句之后,大家就进屋了。男人们在前面喝茶聊天,谈论着国家大事和宫廷琐事;女眷们则到后面去互赠礼物,聊着家常和八卦。周皇后进了屏风后面,林小风心里就开始打鼓了。他临行前可是给皇后布置了任务的,不知道她能不能顺利完成。
到了后堂,周皇后给赵、周二王的太妃送了礼物,两位太妃也回了礼。一来二去的,大家就熟络起来了。后堂里五位女眷围坐在一起,周皇后、赵王太妃、周王太妃、成庆华的妻子王氏以及英国公张世泽的夫人李氏。在王氏的带动下,大家开始聊起了天。从家长里短到大臣们的八卦无所不谈,气氛热烈而融洽。
聊着聊着,周皇后突然叹了口气说:“陛下总说宫里开销大,让我想办法节省。可宫里这么多人等着吃饭呢,哪能说省就省啊?”她的声音里充满了无奈和忧虑。王氏笑了笑没接茬儿,只是用眼神示意她继续说下去。其实她来之前成庆华就交代了要她暗中帮周皇后探探赵、周二王太妃对藩王宗禄改革的态度。
虽然后宫不得干政,但赵、周二王都还小做不了主,家里的事儿都是太妃们说了算。林小风不方便直接跟女眷们谈这个,成庆华也没辙,只好借着探视的名义让周皇后来提这事儿。如果能得到两位太妃的支持,林小风就能联合赵王上书请求改革藩王宗禄了。而李氏呢,则是个陪衬兼见证人。
周王太妃一听这话就愣了,她没想到周皇后会突然提到这个话题。她愣了一下才说道:“皇后说笑了,宫里开销大那是自然的。”她的声音里带着几分尴尬和不安。而赵王太妃则眨了眨眼试探道:“皇后能详细说说吗?”她的眼神里闪烁着好奇和探究的光芒。
“有什么不能说的?”周皇后叹了口气说,“宫里每个人开销看起来不多,但人多了加起来就是个大数目了。除了万历、泰昌、天启朝的妃嫔们,还有太监、宫女、侍卫,这些都要吃饭穿衣养马的。就说勇卫营的那些战马吧,也得花钱养着。”她一边说着,一边皱起了眉头,显得异常忧虑。
“一个人一两银子看着不多,但这么多人加起来就是几万两了,真是愁人啊!”周皇后边说边叹了口气,她的声音里充满了无奈和焦虑。赵王太妃听了这话,眼皮子微微一颤。虽然她觉得周皇后话里有话,但还没摸清楚底细。于是她假装提议说:“要是真没办法了就裁撤些人吧。”她的声音里带着几分试探和谨慎。
“那可不行!”周皇后为难地说,“万历、泰昌、天启朝的妃嫔们哪能随便动啊?她们都是陛下的长辈,辈分高着呢。”她的声音里充满了坚定和不容置疑的力量。大家都点头表示赞同,没有人敢提出异议。
“还有那些太监也不能动啊,他们可都是京师保卫战的大功臣呢!特别是在勇卫营出征的时候,他们守城有功,于后宫也有大恩。”周皇后继续说道,她的声音里充满了对太监们的感激和敬仰。
“宫女也不能再裁了,人数已经不够了,再裁就没人干活儿了。”周皇后又叹了口气,她的声音里充满了无奈和忧虑。大家都纷纷点头表示赞同,没有人敢再提出裁撤宫女的建议。
“侍卫更不能少了,一个都不能少啊!”周皇后再次强调道,她的声音里充满了坚定和不容置疑的力量。大家都纷纷点头表示赞同,没有人敢再提出异议。周皇后又叹了口气,不再说话了。她的眼神里闪烁着忧虑和无奈的光芒,仿佛在为宫里的开销而发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