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复杂的夜晚,二人相互依靠,一同面对生活微妙的转折点,他们的爱情在现实的砥砺中愈加强韧,交织着理想与现实,携手走过崎岖,向着那尚未揭晓的未来坚实迈进。
小风明白自己对她们有着深厚的歉疚,遂郑重承诺会在适当的时机给予她们应得的地位与待遇。靳佳颖眼眸中闪烁着期待与信赖,紧紧依附在小风宽阔的胸膛上,坚决地说:“我对你有信心。”小风温情脉脉地梳理着她如瀑布般垂下的秀发,最终劝她早点回去休息。
陆玄芯接着追问有关公主的安排事宜,小风掷地有声地保证,无论如何都不会忽视或抛弃她,这让陆玄芯安心离去。剩下靳佳颖独自站立在那里,犹豫地询问刚才所说的公主是否指代她本人。小风嘴角勾勒出一抹神秘的微笑,一把拉过佳颖,言语间透露出她在其心中无可替代的地位,隐约透露出她身份的特殊性,并告诫她在外面务必加倍小心,以防身份暴露带来无谓的风险。面对未来可能出现的各种冲突与矛盾,靳佳颖展现出豁达与包容,愿意一同承担这一切挑战。
林小风内心忐忑不安,担心李涵淼会因此产生芥蒂,然而李涵淼表明相见的目的并非为了清算过往,而是期望双方能坦诚相见,增进了解。林小风愈发感到内疚,他向李涵淼许下承诺,将在适当的时机向靖江帝全盘托出事实,并保证所有人都能知晓李涵淼的豁达大度,她所求的仅仅是真心对待。李涵淼同样担忧靖江帝得知实情后的反应,林小风深情地将她紧紧抱住,给予最深沉的安慰,他发誓一定会将所有的事情讲得清清楚楚,避免误解。
靖江帝以王者的包容,挥手示意林小风落座,话语间透着浓厚的亲情意味:“一家人不说两家话,些许礼节就不要太计较了。”林小风倏然意识到自己的身份转换,脸颊顷刻间涨得通红,他尴尬而艰难地以“爹”称呼靖江帝,此言一出,满室皆惊,犹如平静湖面投下一颗炸雷,震得众人愕然。靖江帝虽感意外,却并未动怒,而是泰然处之,淡然接受了这个冒失的称谓:“无妨,不必过于拘泥于这些繁文缛节。”林小风的这一口误瞬间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王景文心中暗自赞赏他的胆量与勇气,但也为他的鲁莽捏了把汗。
新娘李涵淼,乃是靖江帝宠爱有加的掌上明珠,她的居所——公主府邸,位于皇宫咫尺之遥,一侧依傍蜿蜒流淌的护城河水,一侧毗邻熙攘繁华的市井街巷,这座融合尊荣与宁静于一体的府邸,巍峨壮观,气象万千。府邸划分内外两区,内部装饰精美绝伦,外部管理井井有条,既坐拥堆积如山的金银财宝,又配备一众官吏、仆役各司其职,俨然一座小型的行政中枢。纵然驸马在府中的地位相较于公主显得卑微,活动范围有限制,但林小风却从不拘泥于繁琐的礼节规则,那些礼部教习的繁复仪轨在他耳中仅如耳边风般飘过。
新房之内,红烛摇曳,光影斑驳,锦绣帷幔半掩,熠熠生辉。林小风在醇香的酒气熏陶下微醺,他轻轻握住了李涵淼细腻柔软的手,感觉到她手指间的微微凉意,那是新婚之夜特有的忐忑与紧张。林小风含笑挑起盖头,眼前展现出李涵淼如花般娇艳的容颜,那一抹淡淡的红霞,撩拨着人心弦。二人举杯共饮交杯酒,林小风带着调侃的口吻探询接下来洞房之夜的程序,李涵淼满脸羞涩地讲述了宫中所传授的“同床共枕”的规矩。
谈话转向近日发生在京都的医疗事件,阳曲县在京都开设的新式医馆推广青霉素治疗,却不幸酿成人员伤亡的惨剧,致使京都人心惶惶。林小风闻听此事,心中惶恐不安,初步推测可能是患者个体对药物的过敏反应或其他特殊状况引发了悲剧。靖江帝进一步指出,问题的关键并不在于单一的医疗事故本身,而是新医馆过于炫耀自身成就,甚至不惜贬低传统医学,从而触怒了以祖师会为代表的大批传统郎中,招致医馆被围攻的局面。
靖江帝着重强调,朝廷应当公正不阿,平衡新旧医术之间的矛盾,亟需调解以防止事态恶化,波及无辜百姓。林小风虽然对新医馆的做法有所保留,但他深知医者首要任务是救人,关乎社会的和谐稳定。靖江帝特意叮咛林小风要妥善处置此事,约束下属的不当言行,迅速平息纷争,恢复京都正常的医疗秩序。林小风领命离去,内心坚定地决定公正处理这场纠纷,以保障民间的安宁祥和。
林小风迈出了暖阁的门槛,心头萦绕着一团盘根错节的思绪,犹如乱麻般难以捋清。阳曲县新开设的中医馆,只因其大胆引入了青霉素这一西方医疗手段,何以能在靖江古城激起如此巨大的涟漪?尤其令人费解的是,名为祖师会的团体势力竟能如此庞大,竟能调度京都近乎半壁江山的郎中们,这其中隐藏的王衍孙的身影,更是让人揣测不透其背后的真实意图。思量许久未果,林小风毅然决定亲临太医院,探寻掩藏在表象背后的真相。
抵达太医院,正值郭太医悠哉游哉地沉浸在茶香与医书的世界中。林小风上前询及祖师会之事,郭太医起初闪烁其词,敷衍应对,随后又突然改口承认此事并非与己无关,这般前后不一的言行举止,无疑给原本扑朔迷离的事态蒙上了一层更加神秘复杂的面纱。林小风不肯罢休,步步紧逼,终于撬开了郭太医的话匣子。郭太医坦白,在休假日间曾与祖师会有过一次偶然交集,但他本人并未正式加入该组织,与其之间不存在实质性的牵扯。他进一步阐明,祖师会实为一个相对封闭且严苛的同行交流圈,那些初来乍到京城欲谋生计的年轻郎中,往往须先行登记在册,通过他们近乎严苛的审查方能取得执业资格。
得知这一切后,林小风犹如拨云见日,对祖师会的本质有了清晰的认识:它效仿古时行会模式,隐现操纵市场、掌控行业生态的趋向。离开太医院后,林小风立即召集谢洪信一同赶往阳曲医馆,实地勘查情况。那座位于繁华市井中的医馆,正是由王衍孙亲手操持,因率先采用青霉素治疗法而名声鹊起。此刻医馆门前人头攒动,林小风挤入人群中,视线所及,王衍孙正在与一群德高望重的老者激烈辩论,而在他们中间,赫然停放着一具冰冷的遗体,成为焦点所在。
祖师会一方咄咄逼人,指控阳曲医馆鲁莽行事,不顾生死,未经许可便擅自开张,并采取了颠覆传统的治疗手法,企图以此为由迫使其关门歇业。而王衍孙的副手则立场坚定,反复强调医馆在患者病情极度危险的情况下已经竭尽全力救治,并预先做出相应赔偿,绝非有意造成患者的不幸去世。
林小风适时挺身而出,终止了双方激烈的言辞交锋,直截了当地向王衍孙询问事件始末。原来,医馆在使用青霉素治疗一位患者时,遗憾未能挽回其生命,遂遭到了祖师会成员恶意挑唆,鼓动病患家属上门滋事,其背后的目的便是要让医馆被迫停止运营。王衍孙透露,阳曲医馆凭借青霉素的创新疗法取得了显著疗效,短时间内积累了极高的人气,而这显然触动了祖师会内部某些人士的利益神经,引来了他们的嫉妒与敌视。祖师会一方面诋毁青霉素,散布其可能引发不孕不育等骇人听闻的谣言;另一方面,广大病患仍坚信阳曲医馆的医疗技术,对其保持高度信任。
目睹此情此景,林小风在心中暗自哂笑,靖江之地竟也成了现代与传统医学理念激战的舞台,实在荒诞至极。他决心亲自插手此案,化解误会,确保阳曲医馆能够正常运营,维护这片土地上医患双方的权益,以及医疗服务科技的进步和发展。他深深认识到,这是一场关乎新旧观念冲突、正义与私利较量的时代寓言,也是身为朝廷官员他无法回避的使命。林小风矢志以实际行动履行自己当初许下的诺言,他要让靖江之地的每一位平民百姓,都能享受到最为公正且先进的医疗服务,让进步的力量照亮古老的医道之路。
数位苍髯老者,代表祖师会的权威,如同鹰视狼顾般警惕地瞪视着王衍孙,林小风从容不迫地迈步向前,率先向这群老人发问,探询他们的来历以及集结于此的目的。为首的老者昂首挺胸,一副傲骨嶙峋的模样,当得知眼前之人就是名震京都的林小风时,人群中传出一阵惊叹之声,所有人的目光瞬间聚焦在他的身上。林小风不只是市民们公认的励志典范、青年们的指引明灯,更是清正廉洁的官员,近期更是因迎娶公主而名声大噪,全城上下无不津津乐道于这件喜事。得知林小风的身份后,老者虽然不敢轻慢,但却在心底暗自轻蔑,认定驸马并无实权,只不过是寄生于皇室羽翼下的赘婿而已。他迅疾调整姿态,肃穆地自我介绍,自称单玉湖,向林小风行礼道:“林都尉,久仰大名。您想必已经与王衍孙交谈过近日发生的事件,但我们担心您对详情并不完全了解。王衍孙那小子用青霉素害死了一条人命,病人注射药物后不久便离世,仅赔了几十两银子草草了事。今日我们齐集此地,就是为了给那冤死者讨个公道,同时也是为了捍卫祖师会的荣誉,防止类似的悲剧再次发生,玷污了京都医界的名声。”
林小风面色如常,平静地回应:“医者仁心,生死轮回,怎能轻易断定王衍孙蓄意杀人?”单玉湖听罢,非但没有收敛傲慢,反而更加嚣张地反驳道,他列举王衍孙曾在祖师会上质疑千年流传的经典医理,推崇所谓的异端学说,这是对先贤医德的亵渎。若王衍孙继续肆意行医,极有可能危害百姓生命,误导后辈学子。单玉湖恳求林小风主持正义,遏制王衍孙的异端理论在医界蔓延。
林小风凝视着单玉湖,目光随之扫过周围的每一个人,心中油然生出万千感慨。从古至今,医理的纷争从未停歇,没想到在靖江这块土地上,现代医学竟会遭遇到如此顽强的抵抗。他追溯历史记忆,对传统医学饱含一份敬意,尤其对源自古老印度的阿育吠陀医学有着深刻的认知。阿育吠陀医学在外界看来有时被认为是采用牛粪牛尿治疗疾病,然而实际上它蕴含着深厚的知识体系,主张人体五行协调,重视疾病的预防,其诊断方式与中医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别具一格。然而,随着现代医学的迅猛发展,阿育吠陀医学的传承面临着巨大压力,陷入了无数的争议与挑战。
林小风深知,医理之争背后,往往是文化立场与价值观的交锋,很难轻易达成共识。正如网络上关于印医的论战,各方观点针锋相对,各有各的道理。然而,林小风内心深处对那些全盘否定传统医学价值的人持有一种鄙视,他深信,连动物都能本能地找寻药物疗伤,人类历经几千年的实践经验,累积起来的医术哪能毫无价值?但这样的争论往往陷入无尽的循环,难以取得定论,关键原因就在于文化层面的差异无法用简单的量化标准来衡量。林小风在沉思中,不禁为医界分歧的现状感到惋惜,衷心期盼医界能够和平共存,而非永无止境的对抗与纷争。他明白,解决之道不在简单的胜负判决,而在如何寻找到一条能够兼容并蓄、互补共生的路径,让传统与现代医学在冲突与交融中共同推进人类健康的事业。
遗憾的是,古老的印医体系在现代社会的浪潮中逐渐褪色,越来越多的国民倾向于接纳现代医学,而将世代相传的传统医学抛诸脑后。纵使有高层权势人物力挺,甚至有人倡导牛粪、牛尿疗法等传统方法,却始终难以扭转印医日渐式微的趋势。症结所在,印医在传承过程中遭遇了严重的断层,就像一只失去方向的羊群,逐一散失在历史的旷野。相较而言,尽管中医在近代也曾遭受猛烈冲击,诸如洛克菲勒等国际巨头曾试图扼杀中医的发展,背后的真实动机虽晦涩不明,坊间流传的各种版本却深入人心。更有一些狡猾的医药企业,囤积特效药材,拒绝对患者施以援手,反而恶意诋毁古法医术,其目的无非是为了持续销售药品,榨取高额利润。
林小风对此现象困惑不已,深知资本的本性贪婪而短视,各行各业竞争激烈,但在医学领域,各大资本却呈现一种罕见的一致性,联手抵制传统医学,而其他资本对此冷眼旁观,形成了一种奇特的现象。然而,即使中医历经磨难,一度被边缘化,但它却能在困境中凤凰涅槃,与时俱进,随着科学的不断发展,各个领域都取得了飞速的进步,唯独在医学这一领域,人们在不断追溯历史渊源的过程中,发现了中医这面永不褪色的旗帜,它矗立在文明的巅峰,千年的智慧传承至今,继续为后世创造福祉。
靖江的医学尚处在起步阶段,药物使用较为单一,远远不及后世那些精致复杂的复方药物。林小风在积极推动现代医学发展的同时,对靖江本土的传统医学同样倾注了深厚的关切,他前世曾因投资中医相关产业而获利颇丰。面对当前的矛盾局面,林小风内心矛盾重重,经过一番深思熟虑,他拿出五百两纹银赠予单玉湖,劝导他疏散聚集的人群。单玉湖大为吃惊,林小风低声解释道,死去的病人病情实属危重,非医馆之过错,医馆已对病家进行了经济补偿,并额外捐出五百两白银支持祖师会研发更有效的治疗方法。
林小风当众纠正舆论风向,强调旧医体系实际上是古代医学智慧的结晶,呼吁新旧医学应当相互借鉴,而不是针锋相对。单玉湖听闻林小风的这一番见解,心中疑虑渐消,对林小风的远见卓识表示钦佩,欣然接受了捐赠,双方的误会由此冰释,围观的群众也随之散去。林小风还不忘告诫王衍孙,新的医学理论和实践需要潜心钻研,不宜过分纠缠于外界的纷争,而应专注于医道本身的修为。王衍孙对此难免心有抵触,但林小风耐心剖析利弊,下令他回阳曲筹备医学研究院,广泛招募各地精英人才,以十年为期,立志要在医学研究上超越祖师会,开创一个新的医学纪元。当林小风转身离去时,他的举手投足间无不体现出深思熟虑后的笃定与运筹帷幄的自信。
祖师会总舵隐身于京畿皇城脚下一栋古朴雅致的府邸之中,单玉湖领着几位核心成员春风满面地归来,对于林小风提出的“旧医改称古医”的倡议,他们满心欢喜,积极谋划着如何尽快将这一崭新的名号在京城里遍地开花。令人始料未及的是,林小风对待他们的态度竟是如此宽容,其温润如玉的脾性令祖师会的成员们倍感意外。近日,单玉湖率领众会员与阳曲医馆激烈对抗,此刻正悠闲地坐在厅堂里,品味着热气腾腾的茶水,忽地,一个身影急匆匆地闯入视线,此人正是郭太医。郭太医向单玉湖询问,林小风是否对他们施加了压力,因为他记得林小风日前亲自造访太医院,与他有过一番交谈。单玉湖坦诚相告,林小风的确来访,且态度极为友善,不仅送来了银两,全程并无任何冲突发生。他特别强调,尽管林小风贵为驸马爷,但仍保留着官职,深受靖江帝的青睐和倚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