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21章(2 / 5)

记者们犹如一条蜿蜒的长龙,有序地迈入闱场之内,而林小风则直奔监考官所在的位置而去。那监考官一见林小风的身影映入眼帘,立即疾步上前,脸上挂着一丝焦急与责备交织的表情,对林大人迟来的身影表达不满,并告知宫中早有要事亟待他处理。林小风闻此言,眼中闪过一丝愕然,忙追问何等要事如此紧急。监考官淡然一笑,忆起往昔在宫廷内与林大人的交集,催促他速速进宫应对。

就在这紧张而又微妙的气氛中,一阵突如其来的喧哗打破了平静,吸引了林小风和监考官的目光。原来是一名报社考生杨白溪,因其携带的物品疑似违规,被考场工作人员粗鲁对待,阻挠其入场。林小风目睹此情此景,眼神一凛,迅速移步至纷争现场,急切询问详情。周围的记者纷纷解释,声称所携食物并无作弊可能,却遭受了无理的拒斥。

林小风面色沉静如铁,目光犀利地质问负责此事的小吏,监考官见状,试图缓和气氛,他解释道,在历次考试中此类状况屡见不鲜,不必过于在意。然而,林小风并未妥协,坚持查明真相,亲自介入事件之中。

监考官只好按照林小风的要求,亲自对杨白溪篮中的物品进行逐一核查。当他翻出几包方便面时,因对此类新颖食品知之甚少,不由得对其合规性产生了疑虑。林小风则字字珠玑,条分缕析地辩驳:面条包装完整无损,内容清晰明了,绝无夹带作弊材料的可能性,且这些便捷食品是为考生在备考期间补充能量精心准备的。面对林小风有力的辩护,监考官虽心存疑窦,但也只能暂时退让,继续检查篮中其他的食品。

当一块肉干因为散发出类似牛肉的气息而再次引发监考官的警惕时,林小风嘴角浮现出一抹淡然笑意,澄清那是鸭肉干,并强调这些食物与考试本身并无直接关联,因此不应成为阻碍考生入场的理由。

随后,监考官仔细审视着篮中更为丰富的食品种类,从切糕、虾条、佐料到沙琪玛,不禁令周围的人瞠目结舌。尤其当他发现篮中竟藏着一包珍贵的干鲍鱼时,更是惊愕得几乎难以自持,他困惑不解为何考场之内会有这种食材出现。林小风耐心解释,考生可在休息时段自行烹煮食用,既可满足口腹之欲,又能提振精神状态。待监考官又发现了脱水蔬菜的存在,杨白溪立刻说明其轻便实用的特点,令监考官哑口无言。此时的林小风心中暗自得意,为自己及下属这份体贴入微的心思感到欣慰。

经过林小风的一再坚持以及对所有物品的详细核实确认,杨白溪终于得以携带篮中全部食物安然进入考场。这一举动不仅彰显了林小风公正无私的原则立场,更体现了他对下属及考生细致入微的人文关怀。考场内外,人们议论纷纷,无不以钦佩的目光投向这位行事独特、心思细腻的林大人。他的行动如同一股清流,荡涤着考场内外冷漠刻板的风气,使得这场关乎命运转折的考试,平添了几分人性的温暖与光辉。

林小风与监考官并肩而行,共同对每一位记室所携带的食篮进行细致入微的检查。篮中物品繁多,琳琅满目,有干果、糕点、腌制肉类以及各种新奇的食物,监考官一边查验,一边苦笑连连,心中不禁暗自感叹时光流转,今非昔比,如今考生们所携食物之丰盛,实乃前所未见。围观的学子们目睹此景,各自心生五味杂陈,对比之下,自觉所带食物显得简陋寒酸,顿感自卑与挫败。

待所有物品逐一查毕,林小风遂与监考官一道踏入那座庄严肃穆的贡院之内。贡院占地广阔,巍峨壮观,可容纳万余名士子同时应试,然而其间的号舍狭窄逼仄,仅能容一人蜷缩其间休息,条件之艰苦令人咋舌。每当科举大典之际,无论贫富贵贱,众考生皆需在此忍受种种艰难困苦,正是在这严苛环境下的公平竞争,使得科举成为了世间罕有的公正选拔殿堂。

在贡院内巡视了一番后,林小风疾步前往鹭湖楼,只见陈曙光早已在那里等候,面带愠色,质问他为何姗姗来迟,并强调抡才大典如此重大之事绝不可掉以轻心,若再延误,恐将面临弹劾之虞。林小风闻听此言,面上闪过一丝尴尬,旋即解释自己刚才在外处理考生夹带违规物品之事,并亲切地唤了一声“三舅”。这一声呼唤令陈曙光脸色陡然变得复杂起来,仿佛勾起了某种深藏的情感波澜。

紧接着,陈曙光提及除监考任务外,林小风还需承担阅卷重任,林小风闻听此言,内心顿时一紧,深知一旦涉足阅卷环节,将会带来无穷的隐患,故坚决拒绝参与。周围的群考官听到林小风亲昵地称呼陈曙光为“三舅”,无不惊讶万分,纷纷猜测他们之间究竟有何种特殊关系,顷刻间,议论之声四起,犹如沸水般翻涌不息。

陈曙光无奈而又严厉地告诫林小风,在公共场合切不可如此称呼他,着重强调作为监考官,阅卷本就是职责所在,不容推诿回避。然而,面对陈曙光的劝诫,林小风依旧坚持己见,只愿担任监考而不愿参与阅卷。陈曙光见状怒气勃发,厉声警告林小风务必履行全部职责,否则必将此事上报朝廷,请求予以严惩。

就在这紧张气氛即将升级之际,林小风突然抛出一句惊人之语,声称自己最近所读的书籍均为淫秽之作,此话一出,周围人群瞬间愕然失色,陈曙光更是面色铁青,震怒至极。他声色俱厉地命令林小风必须完成监考官的所有工作,不得有任何疏忽懈怠,否则必会追究其失职责任。周围的其他考官对此也是摇头叹息不已,纷纷惋惜林小风此举不仅让身为三舅的陈曙光焦头烂额,更给整个科举大典平添了无尽的困扰和纷扰。

林小风面对陈曙光那犹如雷霆般的严厉警告,非但未予辩解,反而将话语悄然咽下,心中却已在默念着一套巧妙的脱身之策。任凭陈曙光的话语如何犀利如刀,林小风始终泰然自若,像一块稳稳扎根大地的磐石,无动于衷。待到考生们逐一踏入闱场,东方天际已现出鱼肚白的微光,监考官们逐一完成考场封闭工作,各自开始履行各自的职责。考试的大幕正式拉开,众考官穿梭在密密麻麻的号舍之间,进行巡察监督,而林小风亦跟随队伍巡视,但他关注的重点并不在于试卷上的墨迹斑驳,而是锁定在考生们的姓名籍贯之上。每当目光触及面容和善、气质出众者,他便会在内心深处默默记下其身影,等到独处无人之际,才将其详细记录于纸张之上,尽量避免打扰到考生们的专注答题。

林小风选拔记者的标准独特且饱受争议,他以相貌为首要考量因素,凭借前世的洞察力坚信,一个人的外貌往往能折射出其是否具备有效的沟通能力。尽管报社是他一手创办并经营起来的,但具体的日常事务管理早已交由他人打理,他自己则专掌财政大权这一要职。如今靖江帝误以为他在人才选拔上经验丰富,特命他参与此次记者选拔,林小风虽感无奈,却只能凭借生活中的点滴经验和直觉来做出判断。在他看来,由于记者需要频繁接触社会各阶层人士,因此相貌出众之人更有可能在人际交往中游刃有余,这成为了他别具一格的考核基准。

随着脚步在六排号舍间徐徐巡行,林小风已从人群中筛选出十多位面庞端正、衣着简朴的寒门学子,他们身上散发出一股蓄势待发的潜力与坚韧不屈的精神风貌。林小风深知那些家境优越之人或许难以全心投入记者这份职业,反倒是出身贫寒的子弟,通过成为记者可以接触到权贵阶层,拓宽人脉,甚至有望步入仕途。他以乐善好施的心态,愿意竭尽全力去发掘每一个具有潜质的人才。许多考生都感受到了他的关注,尽管感到异常,却都不敢因此分神。

当林小风漫步至洪字号舍时,恰巧瞥见杨白溪正在认真作答,字迹工整有力,不禁微微点头,颇感满意。接下来,在陆深深所在的号舍前,他驻足停留。陆深深乃是户部尚书陆印生的儿子。林小风暗自一笑,忆起平日里陆深深父亲对其诸多不满的情景,今日在此相遇,心头不由得掠过一丝得意。此刻,陆深深正全力以赴地解答试题,胸有成竹,怀揣着有一天能够接近权力核心,洗刷耻辱的决心,尤其是对林小风有着深深的忌恨。

正当陆深深沉浸于自己的世界之中,忽觉光线变得昏暗,抬眼一看,只见林小风正微笑着站在自己面前。陆深深瞬间惊恐万分,面上挤出一抹狰狞的笑容,勉强问候道:“林……林大人好。”

林小风面色温和如春日阳光,面对陆深深那满目惶恐、紧张不安的神色,嘴角挂着一抹淡然的微笑,言辞沉稳:“陆公子,真是久违了。”陆深深闻此语,心头一紧,犹如被无形之手紧紧扼住咽喉,低头含糊应答,然而内心深处那份恨意却如同潮水般汹涌澎湃,他心中暗自发誓:今日所受之屈辱,必将在他日以辉煌腾达的方式予以清算!林小风则用低沉而平静的声音安抚着他:“陆公子无需过于忧虑,保持心境平和是首要。至于那些陈年往事,譬如画舫酒宴后的荒唐行径,在下早已将其抛诸脑后。”

陆深深听罢,胸中怒火瞬间升腾起来,仿佛炽热的岩浆在血管中翻滚,但他竭力忍耐,将紧握的拳头深藏于宽大的衣袖之中,不敢轻易泄露半分敌意。林小风不急不躁地继续道:“虽然你我两家之间存在一些难以化解的嫌隙,在下对伱们父子确有些许不满,但在此科举大典之上,身为考官,我必须公正无私,不受任何私人恩怨影响评判。”他强调着自己的立场:“你要明白,我并非那种阴险狡诈之人,行事自有原则。”

待林小风转身离去时,陆深深极力抑制住内心的波澜,艰难地挺直腰杆,强颜欢笑,敷衍地赞许林小风处事公平。然而,当林小风再度巡回至号舍间巡查之际,陆深深的愤怒终于无法再压抑,他突然爆发出一声震耳欲聋的咆哮,这一举动立刻吸引了周围所有考生的目光。尽管由于号舍的遮挡,旁人无法看清内情,杨白溪从陆深深的异状中敏锐察觉到了林小风的关注焦点原来并未全在他身上。

林小风听到陆深深的怒吼,脸色瞬时变得冷峻严肃,立即上前警告制止。周围的众考官闻声纷纷赶来,当他们发现争执双方竟是户部尚书陆印生的儿子与林小风时,不禁个个面露难色。林小风严正声明自己作为考官绝不可能有任何偏私行为,并质问陆深深为何在这种场合失态喧哗。考官们追问之下,陆深深借口称林小风在附近频繁出现影响了他的考试状态。

考官们神情严峻,严厉训诫陆深深考场纪律的重要性,明确指出再有任何喧哗行为必将被驱逐出场。陆深深哑口无言,心有余悸之下只能辩解是误以为监考官正常巡视造成干扰。尽管考官们对此解释颇感无奈,但他们依然再次严词警告陆深深务必遵守考场规则,不得再犯错误。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格格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