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妈妈麻溜地给顾秋水穿上外衣,看了看外面地天色回答道:“回公子,现在应该是酉时三刻左右,酉初时夫人来看了您,见您睡得正香便没叫您起床。”
“酉时三刻了啊。”顾秋水在心中换算了一下大概下午五点四十多这样,“爹爹是不是已经回府了?”
“是的,老爷回府后便与夫人去了书房,清儿小姐与晗儿少爷还在国学未归。”林妈妈替顾秋水穿好衣服后,又利落地给顾秋水挽起了头发。
顾秋水听见顾韶清与顾秋晗还未归家后,挑了挑眉,他知道顾韶清与顾秋晗在国学读书。
国学是皇上特意为文武百官家中十至十六岁不论男女的孩子以及皇子公主所设的学堂,每位在京官员无论官职大小都有一个免试名额,而官员的其他想进国学的孩子就需要靠自身考进去。
国学办学地点设在靠近宫门的勤学殿,派御史大夫轮值充当夫子,有时还会有左右两个丞相或太尉等官员前来授课。
毫不客气地说,能进国学的学生无疑是聪明的,虽然因免试名额的存在也会有一两个前来混日子的学生,但毕竟名额珍贵且少,因此绝大多数官员不会舍得轻易浪费这一名额。
再者,即使有免试的名额,一些官员家的孩子还是会选择自己考进国学来证明自身的优秀。
对于聪明人而言,越是难的考试考出的分数越高,似乎越能证明他们的优秀。而有些官员的孩子则是对那一个免试名额的不屑,明明自己能考进去,何必浪费那一免试名额?还是留着给家中其他不够聪明的手足用吧。
国学,不仅有雄厚的师资力量,还能与同辈打好关系,更能够接触到如丞相、太尉以及御史大夫等官员,因此进国学进学,既是能增长学识的地方,还是能为未来仕途、人脉打好关系的地方。
顾父作为御史大夫之一,自然也有一个免试名额。
可惜家中仅有三个孩子,适龄的两个孩子还十分优秀,十岁那年两人分别以并列第一的成绩进入国学学习。
在成绩出来后的那段时间,顾父连睡觉都是笑着的,并且每次下朝以及当值间隙与人聊天,都要“不经意”间提起这件事暗戳戳炫耀,引得同僚对顾父咬牙切齿,深表嫉妒。
在国学学习需要住在宫中。
当今皇上大手一挥,还特地分男女划了两座大宫殿给前去进学的学子居住,并且还派人进行了修葺,每两人一个小院子。
能够进入国学上学的学子,每十天休沐一次,一次休息两天,特殊情况可以请假回家。
顾秋水第一次听到时,还挺震惊的,这国学进学制度跟他高三备战高考的时候一样,住皇宫不就等于住校,上十天休两天不就等于高三补两星期课放假两天,不同的是高三只用上一年,这里可是从十岁到十六岁上六年啊!
因此顾秋水刚开始对国学这个地方是带着些许敬畏和害怕的,毕竟顾秋水穿越的前提就是高三补课,没吃饱冲食堂时头磕到地上才导致的。
然而当顾秋水观察了一阵子顾韶清和顾秋晗前去国学上课回家后的状态以及他有一次跟着顾母去接顾家两姐弟,近距离观看了国学授课状态后才得出结论。
国学和高三补课简直是两码事,在国学除上课外其他吃住方面都有人伺候,而且吃的用的无不是最好的,甚至上课也是灵活多变的,这和高三哪哪都不一样,甚至还很棒!
等林妈妈帮顾秋水挽好头发,顾秋水便迫不及待地跳下凳子,往院子外跑去,边跑边对林妈妈说:“林妈妈、墨书,你不用跟着我啦,我去书房找阿爹阿娘!”
“欸欸,公子您慢点啊。”林妈妈走出屋子,在顾秋水身后嘱咐道,顾母派来伺候顾秋水的丫鬟墨书与林妈妈对视了一眼,终究还是放心不下,于是墨书便跑出院门,不远不近地跟着,确保顾秋水时刻在自己视线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