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平安很是着急,看到林哲便说道:“林大人,找你真不易,事情都到这一步了,一切还得你来拿主意。”
什么事情到这一步了?你们不都是官场老人了吗?还有什么事情搞不定非得林某来拿主意?董平安的话让林哲非常的疑惑。
“董尚书,究竟是何事?你先把事说清楚。”
“林大人,就是那事,南平王已经抓了三位朝廷官员,在审案方面遇到困难,案子一时无法审下去了,再一个陆中书己经开始武力营救,如果陆中书动用他们的精锐力量北大营参与营救的话,南平王那边是扛不住的。”
董平安的意思很清楚,要林哲解决困难和北大营这个问题,困难好解决,北大营这个问题似乎无解,北大营是老顽疾,一直悬浮在大宋朝廷之上,虎视眈眈的盯着每一个不听话之人,实在是大宋之祸根。
“董尚书,关于审案很好解决,他们三个就以他们所犯事论处就是,不要在意他们背后的势力就行,你越在意,他们越以为你们怕了他们。”
“林大人,这么做是不是太狠了?把他们逼急,我们会不会惹上大麻烦?”
董平安胆子有点小,他没想到林哲会这么论处三位朝廷大员,这可不是小事情。
林哲看不得董平安的胆小。
“董尚书,这个时候千万不能手软,不然很容易被人反杀,至于北大营,林某揣测他们暂时不会动。”
“林大人,你怎么知道他们暂时不会动北大营?万一动了呢?那我们岂不是惨了。”
董平安信心明显不足,这可能与董平安从不冒险有关。
林哲只能先唬住董平安。
“董尚书,没有万一,依陆中书的个性,只要他的利益没受到损失,他是不会动用北大营的,”
“林大人,你太自信了,你怎么觉得陆中书不会动用?陆中书狡诈了一生,他的心思必须往坏的方面去想。”
董平安似乎挺了解陆知心,开口闭口都是谨慎。
林哲很烦董平安的谨慎,谨慎是个好东西,可要是太谨慎了,那只会坏事。
“董尚书,林某跟你一样从不冒险,在这个问题上林某己经反复思虑过了,你相信就好,你还要告诉南平王,放手大胆去干,官家是支持他的。”
董平安听到这话还是不解,他不知道该选择相信还是不相信,无论怎样这事风险还是挺大的,自己只是损失了一个小娘子,犯不着与陆知心玩命,这位林大人如此办蛮可能只是为了他自己,他想打垮陆知心。
“林大人,咱们还是要悠着点,千万别惹翻他们。”
不是已经吵翻了吗?还怎么去千万别惹翻,林哲极不理解董平安这话的意思。
“董尚书,那南平王是怎样的态度,也是想谨慎吗?”
“林大人,南平王先前的感觉还好,不然不会接二连三抓人,不过现在有点变了,南平王有点心虚,他想事态发展的一个预判。”
董平安不好讲自己心虚便讲南平王有点心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