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知心也是这个意思,不过陆知心没表露出来,陆知心不但没表露出来,反而在劝林哲要以国家社稷为重,不要计较个人得失。
陆知心的这番操作把韩秉跟钱伯华搞懵了,这陆知心同意林哲去是为了不打脸郭亦镇么?
如果真是为了郭亦镇,这说明陆中书对郭亦镇蛮重视的,但这又引申出另一个问题,陆中书早就明确过要打压大理寺,对林哲实施置之不理的方略。
现在又要林哲北上领兵御敌,这不自己打自己脸吗?作为领头人,这么干如何能服众?
三司使韩秉沉不住了,他等陆知心说完便说了。
“林大人,大家都是明白人,其实你是很想北上去领兵的,你现在之所以还在推辞完全是在欲擒故纵,你要不动声色的北上,还要装出一副被逼无奈的表情,这又何必呢?你想去大可以大胆的提出来,朝廷正值用人之际,肯定会让你去的。”
三司使韩秉很是毒辣,他这么说等于是要封杀林哲北上领兵的可能。
林哲摆出不耐烦。
“各位,十万火急的麟州在等着,你们能不能快点决定人选,你们若是再在这里算计,林某定要上折弹劾中书门下推诿贻误之责了,若是因此麟州丢了,林某必定与中书门下没完。”
林哲根本没把三司使韩秉的话放在眼里,就是敦促中书门下赶快决定人选,其他不要多讲。
可这一回真是难以决定,以前没全家抄斩这一条,大家都会抢着去,有了这一条谁还敢去?
林哲这位为恐天下不乱的肯定会不折不扣执行这一条,这一条和这位林大人站一块就是一个死字。
中书侍郎郭亦镇对此很是头痛,只能先劝林哲。
“林大人,不是己经决定了么?就是你去,你不要推辞了,并且兵马都己经给你准备好了,就是那几个路的兵马统一归你指挥。”
中书侍郎这一回不但讲明要林哲去,且把兵马都准备好了。
这把三司使韩秉和参知政事钱伯华彻底整蒙了,中书侍郎郭亦镇什么时候有这么大权利了?
问都没问就把兵马都给凑齐了,那几个路的官员招谁惹谁了,你让这么一个狠人去指挥他们,他们的命保的住不?
三司使韩秉把目光投向参知政事钱伯华,意思是下官刚刚讲了,现在该轮到你了。
参知政事钱伯华一脸无奈,他回了三司使韩秉一个尴尬的眼神,意思就是老夫讲这些有什么用,关键是陆中书的态度,他的表态才是最重要的,老夫讲的算哪根葱。
三司使韩秉对钱伯华回过来的眼神很是不满,这要是不在朝堂之上,三司侠韩秉肯定要对参知政事钱伯华吹胡子瞪眼睛了,
三司使韩秉和参知政事钱伯华的小动作,陆知心尽受眼底,陆知心何尝不知这两人的心事,不过事出有因,加之皇帝定的这一条,陆知心这边还真不好派人去。
让林哲去虽然风险很高,可利益也多,搞不好一把收了他,在利益与风险的面前,陆知心选择相信中书侍郎郭亦镇。
“林大人,郭侍郎讲的很对,你上回才去北上巡查,那边的情况比较熟悉,你去是最合适,且那几个路兵强马壮,似乎就是在等你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