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武之事早定了,哪里还会在这啰里吧嗦的。
郭亦镇怒目对着庞贤东和钱伯华,语气很不弱。
“连小孩都知道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遭殃这个道理,硬是要这位林大人举刀过来了,二位大人才会幡然醒悟,就怕真到那个时候,你们就算醒了也没用了,从古到今一直安于现状的有几个有好下场,我们现在面临的问题有很多,这位林大人不是一般的精明,试问二位大人有能力阻止这位林大人吗?从目前的态势上看,如果我们不采取有效措施,相信用不了多久这位林大人就会升到二品大员与二位大人平起平坐,到时谁看谁的脸色,谁给谁气受还真不好说。”
郭亦镇这话说的有些严重,陆知心听了也没说啥。
庞贤东和钱伯华却很不爽。
你中书侍郎不过正三品,一下没满到你的意就对正二品大员如此怒目相对,这合适吗?
要不是陆中书在,肯定没你小子的好果子吃,你小子就等着马后炮。
庞贤东和钱伯华碍于陆知心的面子不好发作,但庞枢密不傻,别看庞枢密人长得憨头憨脑,鬼点子还是不少的。
庞贤东叉开话题问郭亦镇。
“不知郭侍郎怎么看待近期的几起凶案?承王妃案暂且不论,虽然是否自刎有待考证,我们暂谈另三位大人的案子。”
庞贤东似乎想在这找郭亦镇的麻烦。
郭亦镇脸色稍有舒缓。
“庞枢密,首先大理寺卿的案子十有八九跟这位林大人有关,但现时没有证据支持不能怎么地,马爵爷的案子摆明就是冲着开封府去的,凶手是谁真不好讲,另外吏部尚书的案子跟马爵爷的案子有不少相似,凶手搞不好是同一拨人,这只是下官的一点拙见,至于更深层次的疑惑问曾侍郎比较好一点。”
中书侍郎郭亦镇不愧是高官集团的智囊核心,一下就把三起案子作了一个简单的梳理,让人一下就有了初步了解。
枢密使庞贤东见没难倒郭亦镇,又问道:“那郭侍郎准备怎么解决目前的难题,我们觉得最好把三起高官遇害案都推给大理寺和开封府查办,然后勒令他们在规定的期限内破案,一旦他们无法在规定的期限内破案,罢他们的官乃至于让他们小命不保,这天下不就太平了吗?”
庞贤东话说的轻松容易,可做起来就比较难了,郭亦镇哪有那神通,他跟皇帝的关系那么差,皇帝早就看他不顺眼了,哪会由着他来安排。
郭亦镇也确实被庞贤东这个要求难住了,庞贤东的这个要求只怕连陆中书也办不到,皇帝是不会同意把三起案子一齐交给大理寺和开封府查办。
皇帝一般会按惯例把案子交给刑部主查,然后大理寺和开封府协查。
这样的话一旦破不了案,首先倒霉的就是那已经坏透了的邢部。
陆知心也深知这一点,他替郭亦镇解围。
“庞枢密,朝堂局势你又不是不知道,官家已经在和我们唱对台戏了,我们还能做什么?我们现在唯可做的是保护我们自己的利益。”
“对对对,先要保护我们自己的利益。”两朝元老钱伯华最善长的就是拍马屁,至于他对陆知心是不是真心的,可能真的只有天知道了。
既然连陆中书都开口了,枢密使庞贤东自然不敢继续揪着中书侍郎郭亦镇了,他再次把话题扯开。
“陆中书,那咱们准备怎么对付汴山书院,总不可能啥都不做一天天看着它发展壮大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