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丽哼哼,拿着手包走在最前面。
莫晴月跟莫萧相视一笑,跟上。
周明瑄的工作室选在北明山的山脚下。
乡长特别批准盖的一个小木屋,大概二十个平方左右。里面放着专属于周明瑄的雕刻工具。
选在这里,除了周明瑄想要的优美的工作环境之外,还有北明山山上的树木可以更加方便地搬运下来任他化腐朽为神奇地变成一个个作品。
他兼顾茂生集团的设计之后,将木雕融入了房地产项目,商品广告等各个领域。作品展的合作商争先恐后地要跟他谈档期。
现在,慕名而来求学木雕的人数不胜数。
周明瑄自己带了一百多个学生,远远不够需求。于是周老爷子也上阵带学生。
之前坐牢的赵著也被接纳成为了老师的行列。
这次的木雕盛会,就是他们创造的系列活动的第一届。
之后,只要木雕不死,这样的木雕盛会就会一直办下去。
其他各地有这样兴趣的,也可以借鉴着办个同款。
文化是大家共有的,只有相互融合,相互传播才可以永远活着。
这是周明瑄的理念。
这个理念被整个北明乡奉为经典,男女老少都会来上两句。他们也许不是真的都懂木雕,但他们懂经济。
周明瑄为他们带来的经济创收,比他们在外面打工一年都还要多。
很多年轻人也闻讯回了来,既可以照顾自家老人又可以在自己的家乡创收效益,一举两得。
走在路上周明瑄比乡长的拥戴度都高,人人都会恭敬地喊一句周老师。
乡长更是难得从秃顶的脑袋上长出了一些头发来。
因为他创造了北明乡的财政状况新高,上面肯定他的工作能力,有提拔他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