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格格党>历史军事>大明:我爷爷是朱元璋> 第五百四十一章:事出有因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五百四十一章:事出有因(2 / 3)

:“父皇,藩王和勋贵一定不会同意把他们的土地分配给百姓们的,毕竟赏赐容易,收回来就难了,另外就是藩王们去往大明疆域以外就藩,那也得依着朝廷的指令行事呀,即便是将来藩王的后辈子孙选择自立为王,不听从朝廷的旨意,也不会对朝廷造成什么影响,充其量就是坐下来谈一谈,倘若这种事情出现在咱中原,有人选择谋反,那么受苦的最终还是百姓。”

洪武大帝轻轻点头说道:“你说的也有道理呀。”

:“这件事情暂且就先这样吧,毕竟等他们从军事学院出来,还需要三四年的时间呢,现在咱们谈论这些的确是有些过早了,不过呢,你也要在打探打探他们的意思,如果有了改变,记得给咱汇报下。”

朱标轻声说道:“父皇,孩儿知晓了。”

对于任何事情,洪武大帝向来都会想的多一点。

这种性情是洪武大帝当初从义军中脱颖而出的原因所在。

便是当年与陈友谅在鄱阳湖大战时,洪武大帝就反其道而行之,认为陈友谅绝对不会选择从侧面逃离,而是选择正面与自己硬刚。

那个时候陈友谅也觉得洪武大帝会把兵力部署在其他薄弱的地方,压根不会想到自己会选择正面硬刚。

谁知道洪武大帝的猜测是准确的,陈友谅最终真的选择了正面硬钢。

结果显而易见,陈友谅兵败被杀,皇帝梦也最终成为了黄粱梦。

其实,历史上的洪武大帝在早期的话,性情并非如后期那样暴虐。

随着皇孙朱雄英,马皇后,太子朱标先后陨落以后,洪武大帝的性情才发生了天翻地覆的改变。

以前对于淮西勋贵们大多都保持着克制,认为他们贪点,放肆点也不是什么要紧的事。

毕竟当年把脑袋别再裤腰带上冲锋陷阵,现在好不容易天下太平了,享受享受,也不是什么要紧的事对吧。

只不过后来,朱标去世以后,朱允炆又太过孱弱了,换句话说就是皇室力量太过薄弱了,所以洪武大帝才把屠刀伸向了淮西勋贵。

为的就是担心朱允炆拿不动勋贵们。

为了避免出现这样的问题,洪武大帝只能选择这样做,但是洪武大帝没想到的是勋贵们没有谋反,而自己的孩子却选择了谋反。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格格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