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知道历史上三人均历仕永乐、洪熙、宣德、正统四朝,先后位至台阁重臣,正统时加大学士衔辅政,人称“三杨”。
以“三杨”为代表的台阁体诗文,内容上歌功颂德,粉饰现实。艺术上追求雅正,流于平实。永乐至成化年间,
明代文坛几乎为台阁体垄断。时人咸称杨士奇有学行,杨荣有才识,杨博有雅操。又以居所,称杨士奇为“西杨”、杨荣为“东杨”、杨溥为“南杨”。
朱雄英理了理情绪拱手说道:“在下王白。”
听的朱雄英自称“王白”,徐妙锦捂着嘴笑了,这两个字合起来不就是“皇”嘛。
杨荣拱手说道:“王兄弟是第一次来镇江吧。”
朱雄英点头说道:“是的,黄昏时分才才抵达镇江。”
杨荣说道:“镇江风景秀丽,要不在下给你做个向导如何?”
朱雄英笑道:“杨兄,在镇江别无他事的话,倒是可以给我们做个向导的。”
杨荣拱手道:“实不相瞒,在下如今在求学期间,明后两天恰巧无事。”
对于杨荣,朱雄英也是比较钦佩的,毕竟能经历四朝而屹立不倒的人,也是有些能耐的。
如今杨士奇已经归于老爹麾下,正负责赋税和劳役制度的改革,倘若再把杨荣举荐给朝廷,那么历史上三杨之中的两个都提前给朝廷做事了。
在杨荣的引领下,众人在街市上转了一圈,期间杨荣也介绍着镇江的风土人情和名胜古迹,随后又约定明日去往龙游寺。
返回客栈时,徐妙锦撅着嘴巴说道:“英哥儿,那人很讨厌呢,为何还要让他做向导,我们自己去不行吗?”
朱雄英拉着徐妙锦的手说:“此人虽说行事孟浪,但有礼有节,未曾有一点失礼对吧。”
徐妙锦说:“可即便如此,我也不喜他。”
朱雄英笑道:“此人有些才华,我们拭目以待吧。”
朱雄英的话才才落下,但见前方忽然有一伙衙役,铐着一个年纪约摸在三十岁左右的男子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