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雄英笑道:“你可是曾经二魁胄监,五知贡举的人,我怎么没听说过呢,记得当年皇爷爷也曾召见过你,想要赐你官身,但却被你拒绝了。”
解开说道:“在下淡泊名利,一心从事著述、办学,虽不在庙堂,但也为朝廷培养人才。”
朱雄英又问道:“你长子应该与我同岁吧?”
解开说道:“犬子解缙生于洪武元年。”
朱雄英回过神来说道:“那还比我大两岁。”
朱雄英又看着另外一人问道:“这位兄弟是?”
那人拱手说道:“在下泰和杨士奇。”
朱雄英又是一惊,说道:“你真的是杨士奇?”
杨士奇不理解朱雄英为何又要询问一次,脱口说道:“坐不改姓,行不改名,在下江西泰和县杨士奇。”
杨士奇呀,后世历史书上做了四十年内阁辅臣的人呀,与杨荣,杨溥号称三杨,杨士以"学行"见长,先后担任《明太宗实录》《明仁宗实录》《明宣宗实录》总裁。
杨士奇在仁、宣朝及英宗初年长期主持内阁,力主停止交陆军事,屡请蠲免租税,引荐于谦、周忱、况钟等人。
后来杨士奇之子杨稷入狱后,杨士奇忧心如焚,最终抑郁成疾去世,死后谥号文贞。
也不怪朱雄英激动,毕竟今日竟然见到了两个历史中的名人。
朱雄英急忙说道:“久仰杨兄大名。”
杨士奇急忙说道:“殿下客气了。”
落座以后,朱雄英问道:“听说你们举行什么诗会,有彩头,所以我就来了,不知你们今日都玩些什么?”
解开说道:“方才玩对子,殿下也有兴趣吗?”
朱雄英笑道:“对子呀,这个我可是深有研究。”
徐妙锦急忙说道:“哎呀,太好了,解才子刚才说了个上联,人家还没对出来呢?”
朱雄英抬头看着解开问道:“不知解兄刚才的上联是?”
解开笑道:“天作棋盘星作子,何人敢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