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寿春公主一脸纳闷的样子,朱雄英没好气的说道:“姑姑你就别取笑我了,没看我现在受伤吗?”
福清公主笑嘻嘻道:“那可不行,平日待在宫里一点也无趣,之前你可是说了带我和福清一起出宫玩的,谁知道你自己偷偷溜出去,还不带我们。”
:“说话不算话。”寿春公主言简意赅的说道。
:“我什么时候答应带你们出宫的?”朱雄英不解地问道。
:“就你上次受伤昏迷之前答应的。”
:“你可不能耍赖。”
两人你一言我一语,叽叽喳喳的说着朱雄英答应他们的事情。
朱雄英无语道:“两位姑姑,你看小侄儿如今连路都走不了,带你们出宫这件事情往后推推如何?”
福清公主摇头道:“哼,你就是偏心,宁愿带哥哥们出宫,也不带我们出宫,我要告诉母后你骗我们。”
朱雄英是彻底失败了,急忙说道:“要不给你们讲个故事如何?”
:“你当我们是三岁小孩吗?还拿故事骗我们。”福清公主反驳道。
:“就是,我们都九岁了,可不是三岁小孩那么好骗,不过你要讲什么故事?”寿春公主眨巴着眼睛问道。
唐诗宋词元曲,这是中国古典诗歌发展的最高峰,雄浑飘逸的唐诗,精致婉约的宋词,活泼生动的元曲,无不为后人所向往和敬慕。
元朝立国到灭南宋。这一时期元曲从民间的通俗俚语进入诗坛,有鲜明的通俗化口语化的特点和犷放爽朗、质朴自然的情致。
作者多为北方人,其中关汉卿、马致远、王实甫、王小军、白朴等人的成就最高,比如关汉卿的杂剧写态摹世,曲尽其妙,风格多变,小令活泼深切,晶莹婉丽,套数豪辣灏烂,痛快淋漓。马致远创作题材宽广,意境高远,形象鲜明,语言优美,音韵和谐,被誉为元散曲中的第一大家"曲状元"和"秋思之祖"。
元曲中的许多故事也引人入胜,受到普罗大众的喜爱,例如关汉卿的《窦娥冤》,马致远的《汉宫秋》,王实甫的《西厢记》等等,都有一大帮的忠实粉丝,到现在大明立国,酒肆,茶厮,青楼等地方仍旧有人传播着这些杂剧。
倘若是将后世流传许久的民间故事搬上舞台或则是出一本小说,那应该能赚不少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