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祁钰开始参观起这些难民区的木制房屋。他随机进入了几栋的木制房屋查看了一下。发现并没有偷工减料。
房屋虽小,很结实,也很保暖对于难民、贫民百姓来说,哪里还在意它的大小?
如此好的房屋已经是很大的恩赐了。“工部的匠人,看来很用心。”朱祁钰表扬道。他们不但考虑到了保暖,防火等因素。
甚至,还考虑到了难民用水,大小便等诸多的因素。
哪怕朱祁钰用一个现代人的目光来看,也挑不出什么毛病来。
但有一点他知道。绝对不能把这些难民养成懒汉,蛀虫。
他们必须要工作,必须要为大明做贡献,才能有资格入驻。
关于这一点,内阁早制定了比较完整的对策。
比如,每家每户,每年要为朝廷服役三个月,他们一家人才能享有一年的居住权。
这些劳役,基本都在京城,如修路,修城墙,运输,清理护城河等等。
朱祁钰参观了整个难民区之后。
便召来六部和内阁,以及顺天府尹等大臣。“众卿做的很好。”“朕很满意。”
众大臣听了之后,皆是松了一口气,神色透着喜色。
谁知,还未等他们说出“都是陛下英明”这句马屁话。
皇帝却又道。
“诸位爱卿,现在只能保证这些难民,贫民,不会饿死,不会冻死。”
“你等可想过没想过,如何让他们能够吃饱喝足?”众大臣皆是一愣。
赈济一下这些低端人口,很是容易。只有有钱就行。
但如何让他们摆脱困境,吃饱喝足,这是个难题。
最终,还是铁骨铮铮于谦走了出来。“陛下,臣有一个不成熟的建言。”朱祁钰连忙道:“快说说。”
于谦知道这是个很好阐述自己理念的机会。他深吸了一口气,而后道。
“在京城,想富民,唯有商业。”听了他这个前言。众人瞬间知道他想要说什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