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佶每到一地,都能令道观的人折服,没有人是赵佶的对手。
连续转悠后,赵佶也无事可做了。
没意思了。
赵佶才一路回了东京城。
赵桓想了想,没有端着皇帝的架子,亲自来到大殿门口迎接,给足了赵佶这个皇帝老子的面子。
赵桓把赵佶迎入宫中,也没有冷场,主动道:“父皇这一趟去地方上游玩,感觉怎么样?”
赵佶说道:“朕看了地方,你做皇帝很好。之前百姓凄苦,如今地方上的百姓,虽然还是不怎么好,总体上却也过得去。”
赵桓说道:“父皇过奖了。”
赵佶和赵桓拉着家常,说着地方上的事情,赵桓也耐着心思配合着。
许久后,赵佶忽然道:“老三去了大理国,现在怎么样?大理国是穷乡僻壤,这样的一个不毛之地,夺取了也是负担。你,何苦要安排老三去呢?”
赵桓轻笑道:“父皇,大宋要恢复天朝上国,岂能龟缩一隅之地呢?曾经是华夏的疆土,一寸土地都不能丢,朕还要开疆拓土。”
“从朕这里,就要立下祖宗法纪。”
“华夏的土地是自古以来就有的,决不允许丢失一寸一毫。”
“您觉得是负担,那是因为大理国还没有怎么开发出来。一旦大理国彻底开发出来,自然有价值。”
赵桓沉声道:“正如上古时期的江南之地,也是不毛之地。到如今,却已经是天下最富庶的地方。”
赵佶也是一时愣了下。
耍嘴皮子,皇帝是最擅长的。
要和皇帝争论个高下,要和皇帝争论个输赢,那是万万不可能的。
赵佶捋着颌下的胡须,说道:“你的话,倒也有一定的道理。朕今天来,还有一个事情。”
赵桓眉头上扬!
铺垫了这么多,终于来了吗?
赵桓从来不会有什么惯着的心思,赵佶的请求合理,他可以答应。如果不合理,赵桓是绝不会答应的。
赵桓问道:“父亲说说看?”
赵佶开口道:“朕最近常感身体虚弱,死之将至了。朕打算进一步炼丹修道,奈何龙德宫钱财不够。皇帝,你拨一点钱财如何?”
赵桓说道:“父皇要炼丹修道,我本不该阻止,因为这是父皇的喜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