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人一起来到县衙门口。
王捕头的手下已经准备好了笔墨和纸张。
苏哲和王捕头站在县衙门口的桌前,摊开纸张,准备起草告示。
苏哲拿起毛笔,沉思了一会儿,然后转向王捕头。
“王捕头,我们得让告示的内容既简洁又吸引人。首先要强调水泥建设的好处,比如建筑的坚固和耐久。”
苏哲边说边开始挥笔。
王捕头点头表示赞同:“对,还有水泥建筑能更好地防御洪水,这也是我们百姓最关心的问题。”
苏哲在纸上写下了“水泥建设,坚固家园”几个大字,然后继续写道:“参与工作,学习新技能,保障未来。”
“待遇方面,我们得提供合理的报酬,这样才能吸引更多人参与。”王捕头建议。
苏哲点头:“没错,我们可以提供每日工资,并且对于那些表现出色者,我们还可以给予额外的奖励。”
王捕头补充说:“我们还可以提供工作餐,这样工人们就能更专心地工作。”
苏哲在告示上写下了待遇和工作条件:“每日工资,工作餐,优秀者额外奖励。”
他停下笔,审视了一下告示的内容,然后转向王捕头,“这样写可以吗?”
王捕头读了一遍告示,满意地点头:“很好,苏大人,这样写既清楚又全面。我相信百姓们看了会感兴趣的。”
苏哲的心中充满了希望和自信。
他看着那张刚刚贴出去的告示,感到一种成就感在心中油然而生。
每一个字,每一个承诺,都是他为了三河县的百姓和未来所做出的努力。
他知道,这个告示不仅仅是一张纸,它代表着改变,代表着三河县走向繁荣的可能性。
他的内心涌动着一股暖流,王捕头的支持给了他巨大的鼓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