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没想到苏哲不仅对火铳这样的武器了如指掌,对农业知识也有如此深入的了解。
“苏大人真是博学多识,太厉害了。”薛绾绾的声音中带着一丝敬佩,她的眼中闪烁着对苏哲的深深敬仰。
“您不仅武艺高强,连这些农业技术也如此精通,真是让人佩服。”
她的心中也在思考着如何将苏哲的知识和技能带回自己的国家。
她知道,这些知识对于提高农业生产力和改善百姓生活有着重要的意义。
“苏大人,您这些知识真是太宝贵了。”
薛绾绾的心中充满了感激,她的眼神中闪烁着对未来的期待。
“如果我的国家能够学到这些技术,那将会是多大的进步啊。”
在这一刻,薛绾绾的心中充满了对苏哲的敬佩和对未来的憧憬。
她知道,只要她能够与苏哲一起,就有可能实现自己的目标,为自己的国家带来一些宝贵的技术和知识。
苏哲在维护火铳的间隙,心中涌动着对三河县百姓的深情,他不禁随口吟诵出了一句饱含哲理的诗词:“天下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这句诗词简洁而深刻,道出了无论国家兴衰,最底层的百姓总是承受着苦难的真理。
苏哲的声音中带着一丝沧桑和感慨,他的眼神似乎穿越了时空,看到了历史的沧桑和百姓的艰辛。
薛绾绾在一旁静静地听着,她的心中被这突如其来的千古绝唱深深震撼。
她从未听过如此直接而深刻的诗句,这不仅仅是文学的表达,更是对百姓生活的深刻理解和同情。
“太绝了,这是个巨厉害的人才。”
薛绾绾在心中默默地赞叹着,她的眼神中充满了对苏哲的敬佩和惊讶,“苏大人不仅武艺超群,文采也是非凡,这样的人才真是难得一见。”
她的心中也在思考着苏哲的这句诗词背后的含义。
她知道,苏哲的这番话不仅仅是对历史的感慨,更是对现实的关切和对未来的期望。
“苏大人的心中,装着天下百姓的苦与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