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必须继续努力,巩固边防,促进国家的繁荣发展。”
苏哲的话让女帝和其他大臣都陷入了沉思。
他们意识到,虽然胜利值得庆祝,但更重要的还是国家的长远发展和稳定。
长公主听到苏哲的谨慎之言,心中不禁生出一丝不悦。
在她看来,吐蕃的投降是一次彻底的胜利,是边境从此安宁的保证。
“苏哲,你这话是什么意思?”
长公主的声音中带着明显的不满。
“吐蕃这一次都被打趴下了,还派王子过来投降,我们应该庆祝这一胜利,而不是在这里杞人忧天。”
苏哲面对长公主的质疑,并没有动怒,而是保持着冷静和理性。
“长公主殿下,我并无贬低虎威将军功绩的意思。”
苏哲沉声回应。
“只是,国家的安全不能只依赖一次胜利。”
“吐蕃虽然暂时屈服,但他们的历史表明,他们像一头贪得无厌的老虎,随时可能重新对我们大魏造成威胁。”
“我们必须时刻警惕,不可掉以轻心。”
长公主的眉头紧锁,她对苏哲的悲观论调感到不快。
"苏哲,你总是这么悲观。”
长公主反驳道:“你难道看不到蜀军的强大吗?看不到蜀军将士的英勇吗?”
“吐蕃已经投降,我们应该有自信,而不是在这里无端揣测。”
苏哲知道,他必须更加明确地表达自己的立场,以避免不必要的误解。
“长公主殿下,我对蜀军的战斗力从未有过怀疑。”
苏哲坚定地说下去。
“但历史告诉我们,和平往往需要更多的智慧和耐心来维护。”
“我之所以提出警惕,是出于对国家未来的深思熟虑,而非无端的悲观。"
双方的争论引起了其他大臣的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