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格格党>>繁华信> Chap.61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Chap.61(1 / 2)

第61章Chap.61

在一片和气的诡笑声中,李岘祺眼角微微扬起,一只手懒散抄进西装口袋,另一只手举起酒杯,向那位称他为“施先生"的人稍一颔首,面含春风道:“谢谢。”

施嘉莉也云淡风轻盯那人一眼,举杯示意了一下。酒会上的来宾个个都是在生意场上摸爬滚打多年的人精,惯会察言观色,此时见这位李家大少爷不羞不恼,反而周身都散发出一种愉悦的气息,不免觉得诡奇,脸上仍挂着笑,却早已变了意味,互相对望一眼,心照不宣地流露出一点鄙薄,却又纷纷将酒杯递过来,口中也是一派称赞的语气:“好好好,是个重情重义的,小施老板好福气。”

叮叮当当地碰了几杯后,施嘉莉不愿再被这些无聊的人士牵绊住,淡笑着说声“失陪了”,与李岘祺一同离开了人丛。走到角落里一块空旷些的草地上,两人在一张欧式花园长椅上坐下,看着面前来来往往的乌帽红裙,无声地啜下几口酒。

“瞧见了罢?"施嘉莉手指在光滑的酒杯上摩挲着,唇瓣勾了一下,“这就是我目前每天都在过的生活。他们总要来逗弄逗弄我,来彰显他们在商界资历深厚、人多势众。你与我站在一起,便连你一块逗弄。”李岘祺默笑道:“不错,的确是见识到了。”“他们面对我、面对你,都无所顾忌。可能会忌惮一下你父亲罢,不过他们也心知肚明,不会有人将′施先生'三个字吹到你父亲耳朵里。不管他们这些人先前有没有恩怨,但站在我面前时,他们早已是利益共同体。”“那怎么办呢?"李岘祺笑意更浓,“我倒是很想让我父亲听到这个称呼呢。施嘉莉斜瞟过去一眼,突然意识到李岘祺之所以不在乎“施先生"这个称呼,不光是因为她,更是因为他恨那个家,恨他那个姓李的父亲。他今日所做的一切,都站在了他父亲的对立面。不出意外的,关于他们俩的新闻明日就会被大肆刊登在报纸上,对他父亲而言简直就是一场明目张胆的挑衅。

他不仅没有听从他父亲的安排与她分手,还在她处于风口浪尖时站出来帮她澄清。要是知道他连姓氏都被人改成她的了,别说他父亲,怕是他祖父都要从棺材里气活过来,怒骂一句大逆不道。

“你一点儿都不生气?我知道你不在乎,但他们的本意就是羞辱,不是么?″

李岘祺轻笑着摇摇头:“我只是太满意这个称呼了。你知道么,我向来自诩是个聪明蛋,但我从来没有想到过这样一个称呼……“他侧眸看向她,瞳底是孩子般的晶亮:“就这么一个简单的称呼,瞬间就把他们千百年来引以为傲的东西瓦解了。这应当是一件轰动人心的事,对罢?所以我便不介意那点小小的冒犯了。”

施嘉莉看着他的眼睛,心里也惊了一下,面上却静静道:“你那日说过,像你这样的聪明蛋,是要继承父辈的荣耀的。”“所以我痛苦。”他快速地说完,闷下一口酒。施嘉莉没有想到他们的对话最终走向这里,但她想她可以理解那份痛苦。她先前也是困在这样的境地里,看得破,却走不出一一或许她现在仍没能走出来没过一会儿,旁边传来一阵女人的笑语,虽恣肆了些,却不显得失礼。施嘉莉转头看过去,瞧见陶月龄过来了,正在与人交际,身边还站着一位俏丽佳人,是红极一时的电影明星。

施嘉莉不由得多看几眼。这样的商业酒会,向来是男人的主场,且多是上了些年纪的男人。女人太少了,即便有,也是陪衬,那么陶月龄站在其中,便很显眼了。

虽说这不是施嘉莉第一次见陶月龄,但却是头一回这样仔细地打量她。她不像典型的陶家人那样白皙,穿着一身淡红色的西装,肩背挺阔,双腿扎在地上,显得有力。据说这位陶老板与她的兄长也是双生胎,出生时被陶家老爷子初为吉兆,后来陶家的生意果真蒸蒸日上,愈做愈强。陶老爷将这两个后辈一视同仁地培养,自己退位后,也将家产劈成两半,分别交与二人。至于陶世珍与陶明毓这两个小的,在学校里读的都是艺术班,是要在长姊长兄的庇护下做个富贵闲人了。

陶月龄近期辟了一条国产钢笔的产业线,她身旁这位女明星,就是产品代言人。在隆重的造势之下,新款钢笔的销量极好,正有几位老板围着陶月龄,口中奉承着为她祝贺呢。

施嘉莉认为她与陶家颇有过节,但那都是她做施小姐时的事了,如今她是施老板,见到熟人,怎么都要过去打声招呼。她承认,她以往对陶家的嫌与怨者都是真的,也承认,难得在这种场合中见到一位女性前辈,她想要靠近的心也是真的。

她起身从侍者的托盘中新拿一杯酒,李岘祺看出了她的意图,懒洋洋靠上椅背,轻飘飘觑她:“你自己过去罢,我不去。”“为何?"施嘉莉回身看他。

“因为我是小气鬼。”

施嘉莉知道,他想起陶世珍了,便恶狠狠瞪他一眼,自己拿着酒杯过去了。施家与陶家的关系几经波折,施嘉莉虽不知道两家人在施嘉隽的事故上达成了怎样的共识,但她知道,两家人合伙做的投资没有因此中断,那就说明这段关系至少是平和的。来到陶月龄面前,她递过酒杯,扬脸一笑,叫了声"陶姐”。“是你。"陶月龄笑着碰了一杯,“气色不错啊,施老板,看起来真能独当一面了。”

施嘉莉笑道:“需要我向各位学习的地方还多着呢。今日来到这里,若能稍稍学得些前辈们的皮毛,也就值了。"随后她便学着方才听到的奉承之语,稍改了词句,使其听起来真诚些,为陶月龄送上祝贺。寒暄过后,围着此处的人渐渐散了,施嘉莉却与陶月龄多聊了几句。两人自然避开关于施承良、施嘉隽、陶世珍的话题,便聊起陶明毓。陶月龄道:“我那位妹妹还惦念着你呢。知道你要继承家业,不能继续学习航空工程,把自己关在房间里痛哭了一场。”

施嘉莉默了默,心想这真是一个阴差阳错的误会。不告诉陶明毓真相,她会伤心,可若是告诉她真相,她也会难过,总之她要痛上一阵子了。“那她现在怎么样了?那次听她说,她想报考飞行员呢。”陶月龄摇头笑笑:“不过是小孩子的异想天开。我这个妹妹看着文文静静的,脑子里却装满了热血的事。但我们怎么舍得叫她去吃那份苦,动辄磕了碰了,搞不好还有性命之忧。再过两年她也要读大学了,按照我们的意思,当然是叫她选一门艺术来学,大概不是书法就是钢琴。若她还是不满,就像你一样,读个相关专业,让她过过瘾。学造飞机的理论总比真去开飞机好得多。”那是旁人的家事,施嘉莉不便掺和,便只笑道:“哪里是异想天开,怕是有了姐姐做榜样,想干出一番大事业呢。”陶月龄疏朗笑起来:“哎唷,你这么一说,我竟觉得有些对不起她了。”这时有一位穿青果领西装的男子从她们身前不远处走过,施嘉莉认得,正是那位称李岘祺为“施先生"的人。他约莫三十五岁,蓄了连鬓胡,气质倒是儒雅。施嘉莉便向陶月龄问道:“这位老板是谁?我似乎不曾见过。”陶月龄探了一眼:“他呀,《小说家日报》的总编,叫朱绍钧。早期是写文学评论的,后来也评说世情,以′刀子嘴′著称。"说罢她哼笑一声,意味不明。“报社主编怎么也来这种场合?莫非他是……“施嘉莉推测起来。“没错。"陶月龄道,“是大业印刷厂家的三公子。要是没有些家底,就凭他那张嘴,不知道要被人弄死多少回了。”

施嘉莉听了,知道这人轻易对付不得了,也冷冷一笑。不过她很快想起,陈端玉先前就在《小说家日报》处做兼职,如今又给报社供稿……那么,那位赏识陈端玉的伯乐,不会就是这位朱绍钧先生罢?世界真是小得出奇。

施嘉莉自然对这位报社总编没有任何好感,但因着陈端玉,对他的感情又变得复杂起来。这样看来,陈端玉在文学上的确有些造诣,初出茅庐就能征服这样一张"坏嘴″。

正想着,药业大亨高家的老爷子在众人的簇拥中走上花园前的两级台阶上,举起一支酒,简单地发表了欢迎致辞,随后便将众人邀进宴会厅内享用晚餐用餐时,高家老爷子再次讲演一番,说近日邬城商界出现重大动荡,希望各位来宾能够坚守本心,齐心协力稳住经济局势。说这话时,不少人都向施嘉这里看过来,高家老爷子也是话锋一转,拿起酒杯敬向她,将她称为今晚的特别来宾,并说大家都对她寄予厚望,希望她能够带领恒钢重振威风,从而带动民族资本进一步发展。

众人跟着高老爷齐齐举杯,施嘉莉只得端杯站起身来,说道:“承蒙诸位前辈不弃,愿意给我这样的鼓励。我初来乍到,少不经事,今晚仅以小辈的身份坐在这里。在座的每一位对我来说都是表率,我今后走出的每一步,都离不开大家的照顾与扶持,那么,我先在这里向各位说一声谢谢。我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跟上大家的步伐,也争取为我们的民族资本贡献出自己的力量。”说完,她将杯中酒饮尽,以示诚意。

坐下后,身旁的李岘祺使刀切着餐盘中的炙牛舌,幸灾乐祸笑道:“我原以为只有在我家那宅子里用餐时才需要打起十二分的精神,以防有人说话间冷不丁地挖坑,没想到这里也一样。你与我都要经历这样可恶的事,说到底,这是一种缘分。”

施嘉莉“呵"一声,不作理会。

饭毕,侍者上来撤去主菜,端上甜品,另换一种葡萄酒上来。宾客们又三五成群聚在一块,继续他们的社交。施嘉莉不动声色在人群中搜寻一番,企图找到巨力轮船公司的郑春辉先生。不料搜寻无果,心里正犯嘀咕,李岘祺又端着块蛋糕对她道:“他去外面花园里了。”

施嘉莉满腹狐疑地看向他。

他笑道:“你只匆匆见过他一面,大概他的模样在你那里都是模糊的罢。我可是见过他三、四回了,在北平的时候。”施嘉莉立即换了副嘴脸,冲他一笑:“阿岘,你真是我的′好好施先生’。”李岘祺盯她两秒,移开后若无其事地皱皱鼻子:“哟。”施嘉莉又拿起一杯酒,走出宴会厅,到花园里去寻郑春辉。比起方才的热闹,现在的花园里要幽静许多,只有几个西装革履的男子站在门廊下,笑着说着些什么。另有一位四十多岁的、身子短胖男子坐在喷泉旁的花园椅上,路过的化欧弯腰询问他要不要酒或甜点,他摆摆手,那仆欧便离开了。“郑先生怎么一个人在这里?"施嘉莉走上前去。郑春辉抬起眼,看到是她,丝毫没有惊讶,只笑道:“厅里人多,有点闷,所以出来透透气。”

施嘉莉在旁边一张椅上坐下,将手中的酒杯放在旁边铺着绸缎桌布的圆形小几上,说道:“也不怪人多,邬城的这个时节就是很闷,明明已经入秋了,却还是热。想必北平的气候与这里很不一样罢?”郑春辉点头道:“是很不一样。现在正是北平秋高气爽的时节,舒服得很呢。不像邬城,热得我食欲都衰退了,倒是瘦了些。”见这位巨力副总不难说话,施嘉莉稍放下心来,顺着他的话语笑道:“方水土养一方人,哪里是那么好适应的?不说别的,我只见过郑总一次,却能一下从宾客中认出您来,只因您的气质、面容都与典型的邬城人不同,在人群中显眼得很呢。”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格格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