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过国师。”
儒家弟子们面色恭敬,态度诚恳。
很显然,范季的所做所为让他们也都心生敬意。
“伏念啊,让你办的事办好了吗?”
见过范季之后,荀夫子走上前去问道。
伏念回道:“回师叔,弟子都按师叔交代,抵达之后第一时间便将书籍安置在了图书馆中。”
“图书馆?嗯,倒是个不错的名字。”
荀夫子点了点头,又对范季道:“先生你看,我们是先用膳,还是先去图书馆?”
此言一出,儒家弟子无不惊讶地抬起头。
数百道目光齐刷刷落在范季身上。
荀夫子居然称别人为先生!
这个称呼带给他们的震惊,不比之前看到这座大学时的小!
试问,当今天下,还有谁的学识能比荀夫子高的?
能被他称之为先生的,天下恐怕也就只此一人了!
儒家弟子心中疑惑。
范季才多大年纪,虽然他的举措给儒家带来了难以估计的好处。
但毕竟学识方面肯定不及荀夫子。
那为什么荀夫子又要称他为先生呢?
这就是为什么,荀夫子是师叔,而他们是师侄、师孙的原因。
也为什么儒家这么多人,就他能领悟到浩然之气的原因。
因为眼界不同!
荀夫子是站在天下读书人的角度,和今后千百代学子的角度,和对整个儒家贡献的程度上,才称范季为先生,并不是说他的学识超过了自己。
而他们,却还仅仅只停留在学识高低的表面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