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找了个芦苇丛,将船藏在枯败的芦苇丛里,上了岸,直接就是市区,倒不用走很久。
途中她又问了人,才知道,卖砂锅的窑厂居然不在市区。
大老远来一趟,她也不想什么都不了解,就直接买了缸回去,已经来市里了,她就去市供销社里看了一下,好家伙,什么都要票,连买包火柴,都要火柴票!她怀里明明揣着数百元巨款,愣是啥也买不到!
此时已经接近中午了,许明月想找个地方吃个饭吧,吃饭也要票!
她终于体会了一把这个年代的无票寸步难行。
没办法,只好把一直都没舍得吃的饼干拆了一包。
这饼干还是前些天出去露营时,给小阿锦买的零食,没吃完就扔在后备箱里。
辗转了一个多小时,好不容易到了窑厂,听说是来买大水缸和大砂锅的,门口的门卫也不太热情,挥挥手就让她进去了,实在是大炼钢后,来他们窑厂买砂锅的人太多了,尤其现在冬天,家家户户都需要热水,原本夏季没买砂锅的人家,也都来窑厂买砂锅,他们都习惯了,也没刁难许明月。许明月将大中小号的水缸各买了三口,大中小号的砂锅也买了好几个,还有搭配好的木盖。
窑厂的人以为她是给她们大队统一买的,对她要这么多水缸砂锅也不奇怪。
一般来他们窑厂的,都是大订单,她这都算少的。
缸都打包好了后,她又花钱请窑厂的人将缸送到了船上,这才又慢悠悠的摇着船桨回许家村。
中途她已经试过了,缸太大,放不进车里,她试着放在车顶上也不行,倒是砂锅那些可以放进去。
现在农闲,田地里基本见不到人,人全部集中在河滩和山上,密密麻麻全是人,也不光是生活在河边上的公社需要调堤坝,是十里八乡所有公社,不分山里山外,通通都要来挑堤坝。除了在河滩干活挑河坝的人外,村里剩余的劳动力,全都集中在竹子河浅水区挖野生莲藕。
第一个看到许明月的,还不是闷头干活的许凤台,而是浅滩处挖莲藕的古凤才,他喊了一声:“凤台,那不是大兰子吗?她买缸回来啦!”许明月还在踌躇,她要怎么把这么多缸挑回去的时候,许凤台已经
放下了他手里的铁锹
跟许大队长说了一声,在征得许大队长同意后,大步向她这里跑来。
他也不说话,蹲下身子,挑起两口大缸就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