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Chapter68(3 / 7)

严重到业绩惨淡的公司被低价收购,稍作整合,换一个好听的名字,贴上建设铁路的名号再上市就能圈一大波钱。

铁路建设过剩,供大于求,崩盘是早晚的事。

八月底,雪莉没有通过电报,而是本人亲自赶回伦敦。

抓紧时间与莫伦见了一面,就问她要不要炒一把大的。

危机,是危险却也是机遇。

华尔街的这一波股价疯涨,在不久的将来会戛然而止。到时候不仅是铁路股票,几乎是所有股票在未来几年内都会一蹶不振。

因此,如果想要抓住美国南北战争后股市繁荣的尾巴,就看敢不敢当下入场。

莫伦亲眼见证了奥地利股市崩盘。

从维也纳回到伦敦的一路上,也亲眼经济危机开始逐步向欧洲其他国家蔓延。

不过,这股萧条之风尚未吹到英国。伦敦作为全球金融中心,伦敦证交所的繁荣依旧。

细看近期的金融交易数据,不难发现自六月起,欧洲市场对美国的铁路投资正在放缓。

莫伦很清楚维也纳股市崩于铁路投机,相似的情况一定会在美国再度上演。

不只是她,在伦敦金融城里不能说每个人都预估美股铁路股票会暴跌,但90%的投资者近几年都不再看好这个市场。

不看好是一回事,但人们也都想再多赚一点。

持股者多数都在等待,等股价更高一些就高位抛售。

这是一场高风险投机。

股价被推得越高,越有一种雪崩前的宁静。

仿佛能听到一阵高过一阵的点鼓,响彻交易所上方。

击鼓传花,许多人都在赌崩盘之“花”不会落在自己手上。

莫伦也不希望做接花人。

她知道最保险的是一分钱也不往里投,但只把金条藏家里,它无法增值。

高收益总是伴随高风险,想要赚一笔大的,已经做好损失的准备。

这种时候,如果能获得更多专业分析,是能降低投资风险性。

最后,莫伦提议组建临时投资小队。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格格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