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至,董庆堂在心里还有一丝成就感,这些治军要领,当初还是在九皇子府上,喝酒时他教给九皇子的。
至于那些排兵布阵的战术,更是他的亲弟弟董庆尧,在永康去虎贲军大营学习时的结果。
顺势而为,难道不好吗?
军中不可一日无主,眼下众人里面,除了九皇子,谁还能堪当这份重任?
望着永康一脸的紧张,董庆堂又鼓励道:“殿下莫要焦虑,打上几场硬仗,什么都会了。”
这话没错!
好钢,就是千锤百炼才出来的。
铁匠们都懂的道理,永康哪能不懂?
好了!
适可而止!
切不可再演过头了。
想到这里,永康双拳一抱,向董庆堂礼道:“末将,遵大都督令。”
再是皇子,再是王爷。
可眼下,是五军都督府大都督,兵部尚书董庆堂在履行军政。
安排完军务,酒饭已经上桌。
席间,自然聊到了眼下的一些其他事情,永康思忖一番,道:“大都督,本殿还有个想法!”
“哦!”
董庆堂笑道:“殿下又有何高见!”
“是这样!”
永康站了起来,离开席桌,走到大厅墙上挂着的一幅地图前面。
“我大昌疆域所有防线,就数这雁鸣关,雁门关,雁翎关三处险要。”
“而辖下落雁滩、河套、阳明,还有新归顺的乌特昭境内,地广人稀,但这些地方雨水充沛,适合农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