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个老犊子,还操不了太多的心了?
说说,你之前操什么心了?
裤头倒是烂了不少吧!你何时把心放观澜院操了?
不过也是,儿子大婚,做老子的,怎么着也要说几句像模像样老成话来,不然,这家长的存在感如何体现?
永康告退的时候,又向皇后娘娘深深一躬。
这一躬,是由心的,毫不潦草。
宫外,内务府的娶亲队伍,已经在那里列队等着了。
仁和府的四名贴身侍卫,也是一身大红的喜服,正站在一匹扎着头花的高头大马前左右立着。
一看永康来到近前,一名宫里牛高马大的太监,迅速上前,弯腰在马侧一躬,操着一口与他体型极不般配的嗓音,尖声喏道:“请九殿下上马!”
嚯!
这礼遇,就是皇子,永康也是第一次享受!
永康把嘴一咧,抬起穿着厚底宫靴的大脚,一踩太监的背就骑上了高头大马。
“镇国大将军府!迎娶九皇子正妃。”
随着随行礼官的一声高喊,在一阵鞭炮的噼里啪啦声里,娶亲队伍里的宫乐班,也呜哩哇啦地吹打了起来,浩浩荡荡地就出了皇城。
队伍一到外城,街道两边人山人海,百姓们争先恐后,拥在马前伸着手讨喜。
也只有遇上这种喜事,百姓是无所禁忌的,官家也不会驱赶他们。
早有专门打发喜钱的人,把一把把铜钱、碎银、核桃枣儿之类的干果,端着盘子就像围观的人们泼洒。
一路上,前来讨喜的百姓们嘴里喜词不断,还有闻讯而来的花子们,敲打着牛骨,唱着一连串的喜调儿,一直跟到了内城入口才歇停。
本来路不远,但大昌朝有个讲究。
婚丧嫁娶的路,不能重复走。
所以,从宫门绕到外城,又从外城穿到内城,等迎娶了新娘后,再绕回仁和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