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朝臣明知国库亏损,存粮无多,更无力从民间购得。
但没有一人站出来,问问众皇子,这所需的粮食谷米,如何筹得?
纵观整个朝议过程,除了十皇子永昱还未成年,故没有上朝外。
大昌皇帝几乎征求了除九皇子永康以外的所有皇子的看法,唯独没有征求永康的意见。
可见,大昌皇帝在国之重策的决定上,还是没有把永康算进去。
只有赐赏,那是机缘巧合之下,九皇子有幸赢了两场游戏而已。
严格讲,大昌皇帝还真没把永康的表现,看成是一种治理国家的能力。
所以,哪怕是功勋再大,也不可能立九皇子永康为太子。
对于永康来说,什么破太子?
他都不稀罕,他只要顺利地逃离皇城,就足够高兴的了。
等逃离皇城,拉起一班人马,等军权在手,谁当太子都一样,照样得仰仗军事武力才能行得稳船。
永焱一死,都在争储备太子。
去他娘的个脚后跟,小爷我最不稀罕的就是这些。
……
既然关于北凉的看法,暂且有了雏形,那就是拿出足够多是粮米。
大昌皇帝虽然没有征求永康的意见,但他却没忘永康的婚事。
趁着众人都在,让礼官择下良辰吉日就是。
一番推算之下,婚期就定在下月初。
眼下看来,时间说宽也不宽,说紧也不紧,就成十天日子。
定完婚期,朝会也就散了。
离开银安殿,永康才长长地出了一口气,那种压抑感,顿时就荡然无存。
个个道貌岸然,人人勾心斗角。
与其在这些山头之间左源右逢,还不如自由自在来得爽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