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太子是个男的,哪怕是哥哥,也不好亲自去和谢嵘打招呼,只能寄希望于太子妃,让太子妃去和皇后好好道歉,去和谢嵘搞好关系。
可是太子妃并不觉得自己有错,她还在委屈呢,因为她被冤枉了。
太子和太子妃鸡同鸭讲,太子妃希望得到太子的安慰,太子希望太子妃赶紧给他弥补和江皇后还有福宁的裂痕,两人的诉求不在一个平台上。
太子妃觉得太子根本不关心她,太子已经被太子妃给气着了,于是站起来转身就走。
悔,太悔了,当初怎么就鬼迷了心窍!
那谢嵘现在还支持太子吗?
换做以前,谢嵘也没必要和太子作对,哪怕太子妃不着调,毕竟是小事。
可是现在,谢嵘对太子的感觉也是泛泛,她理解太子的行为,太子当然得护着太子妃。
可理解不代表谢嵘不恼火,就因为你们夫妻身份尊贵,所以哪怕无心犯了错,旁人也得毫不犹豫的原谅你们?
就太子妃的性格,将来太子登基,谢嵘觉得自己不知道要吃多少哑巴亏了,到时候太子也不会给谢嵘出气的!
既然这样,还有必要支持太子吗?
不支持太子的话,又能有谁上台呢?
谢嵘不会狂妄到认为自己能当女帝,这绝对不可能。,
如果邓妃的儿子现在呼声很高,甚至能挤下太子,那么邓妃动手还说得过去。
那邓妃有没有可能栽赃给淑妃?
有可能,但邓妃这么做,淑妃为什么毫无反应,她真的是一朵纯美的白莲吗?
邓妃想要栽赃给淑妃,应该在第一时间就把事情闹大,这样才能有效果,现在她就和谢嵘说一句,要是谢嵘不信不动手,她的栽赃就没用了。
再来分析,栽赃给淑妃,顶多是拉下淑妃和敏王,太子依旧在呢。
邓妃难道是准备拉下敏王,然后再对太子下手?问题是如今不管哪个王,最大的对手都是太子。
废了半天劲,太子好好的,不就等于白干吗?
白干一场的淑妃真的快气死了,忍不住砸了一套茶具,还得按着内伤去看望皇后,简直气的面孔扭曲。
她还得嘱咐人把一切马脚都给清除了。
谢嵘出了宫,就让人去查淑妃,凌锐亲自过问。
查下来,和程家有关联的人死了几个,都是曾经和淑妃身边的人有接触的。
凌锐甚至查到程家把一个伤口溃疡快死了的人接到了庄子上,没几日那人就死了,程家把人扔进了乱葬岗。
凌锐道,“去看了尸骨,有人为破损的痕迹,化脓的伤口处有刀痕。”
谢嵘道,“不是为了治疗剜去的腐肉?”
凌锐摇头,“是死后伤,死后才挖得腐肉。”
谢嵘冷笑。
被那把银梳子梳过的人,最后都是因为溃疡死的,已经很明显了。
有时候不要很明确的证据,只要犯罪动机确认,做贼心虚抹掉的痕迹就是证据。
淑妃,敏王,你们死定了!
不过谢嵘也明白,放狠话是容易,想要做到却不容易。
她一向对这种事置身事外,如果一头扎进去,便是丰庆帝也会怀疑。
所以不能急。
不过谢嵘把幕后黑手是淑妃的事告诉了江皇后,江皇后一开始当然是不信的,觉得自己和淑妃没有仇怨。
谢嵘道,“你当了皇后,那就是她的眼中钉了。”
江皇后下意识反驳,“我不当,她也不一定能当上皇后的。”
谢嵘靠近皇后,“外面如今闹得厉害,太子已经不上朝了,敏王现在十分风光,要是将来敏王替代了太子,你将来就是太后……淑妃只能是太妃,你觉得,她能心甘吗?”
江皇后一愣,设身处地想了想,她打了个寒战,“那个,怕是不能甘心的!可是可是……”
最后也没可是出什么来。
谢嵘道,“反正如今你不用怕她,既然知道了是她心怀恶念,防着她就是了,我会让他们母子,竹篮打水一场空!”
江皇后对女儿有种莫明的信任。
皇后宫里现在真的是防得结结实实。
淑妃去给江皇后请安,总觉得江皇后对她冷淡了不少,细看又看不出来,倒闹得自己忐忑不安。
凌锐道,“你不怕打草惊蛇?”
谢嵘道,“不怕,淑妃更怕我们知道真相!”
江皇后是皇后,地位凌驾在淑妃头上,不给淑妃一些压力,还真的让这个女人肆无忌惮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