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格格党>其他类型>[综穿]国舅爷只想当咸鱼> 36.大事 晋江首发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36.大事 晋江首发(3 / 12)

隆科多接到这些查探来的消息,一时间有些无言以对,这世上之人,真的是都不能一言以定啊。

虽然朝臣们对于摊丁入亩的政策都是一片哗然,但是皇帝却很高兴,不过他到底老成持国,也没有一言以定,而是将这份奏折交给户部堂议,说等户部议完之后,他再行斟酌。

但是此时户部主事的可是怡亲王啊,皇帝的左膀右臂,皇帝的贴心小棉袄,因此这件事哪里有议不过的,很快就交上了答复:“应如所请”。

皇帝越发高兴了,不过为了谨慎起见,又拉了九卿科道一起复议,大家伙其实都能看来皇帝的决心,而且这件事要是议起来,也是真的好处大于坏处,因此这项政策很快就批准了,从雍正一年开始实行。

**

一时间朝中又是一阵沸腾,大臣们也都不是傻子,明晃晃就能看出来这一刀是朝着谁来的。

废除人丁税,将康熙年间就固定下来的人丁摊入田亩之中,田越多交的税越多,之前士绅们多年仰仗的优免权全部取消,这对他们来说,简直就像是在拿刀子割他们的肉。

全国各处一时间怨声载道。

但是雍正却很坚决,丝毫不为这些杂音所动摇。

摊丁入亩是他在皇子时期就想要实行的政策,现在做了皇帝,国家已经混乱成了这个样子,他必须得做些什么,而他一旦开始实行,那任何人都不能改变他的想法。

有时候,好的皇帝或许就是需要这种一往无前的心态,哪怕看起来偏执,看起来不近人情,但是一家哭好过家家哭,隆科多看着那些贫者无立锥之地的惨状,当然也是竭力支持皇帝的政策。

他几乎是满洲勋贵中第一个响应皇帝的人。

皇帝批复政策之后,他便立刻吩咐底下人去丈量佟家的田产。

同时上书表示支持,坚定的站在了皇帝这一边。

隆科多知道,自己这么做之后,肯定会被那些满洲勋贵们骂死,但是他却已经无所谓了,自己能做的,他绝不会迟疑。

**

皇帝对于隆科多的支持也很高兴,当天就将隆科多叫进宫,狠狠的夸赞了一番,把隆科多都夸赞的有点尴尬了。

但是隆科多也能意识到,皇帝对他的信任又多了一层。

十一月,冬至日,皇帝去圜丘祭天,将年仅十一岁的四阿哥弘历也带上了,而且在奉圣祖仁皇帝配享的时候,还让十一岁的弘历代祭,倒是把年纪更大的弘时扔到了一边。

这是一个十分明显的信号,不过作为朝中大臣,皇帝不这么做,大家也早能料到,因为皇帝这么多子嗣,如今看着也就这位四阿哥有些气象,而且他还曾被圣祖仁皇帝抚养过,那更是在身上镀了一层明晃晃的金。

隆科多之前与这位未来的乾隆皇帝也没见过几面,这次终于见到,也不免心中感叹,别的不说,光是从外表和言谈举止,这位爷都比阿哥弘时这个年纪更大一些的,要强的多的多。

弘时隆科多也见过啊,这孩子好像是脑子有点不太好使,你和他说两句话就漏了怯,隆科多私底下觉得阿哥还不如他们家的岳兴阿。

岳兴阿虽然老实,但是智力还是没问题的。

这也就怪不得雍正会选弘历了,一共就这么几个儿子,小的小傻的傻,一个弘昼还是个调皮捣蛋爱玩的,可不就弘历看着不错嘛?

当然了,作为封建主义社会集权巅峰的乾隆皇帝,他除了被兄弟们衬托之外,自己也是有点东西的,不然也不会造就所谓的康乾盛世,虽然晚期昏庸了,但是前期其实还可以。

正在思索间,隆科多正好看了弘时。

此时的他正在和廉亲王说话。

廉亲王的脸色并不好,今年九月,圣祖皇帝升附太庙,廉亲王负责在端门前设更衣账房,结果皇帝因为油漆味太大,让廉亲王和负责此事的工部侍郎、郎中在太庙前跪了一天一夜。

这不能说是找茬,也只能说是鸡蛋里挑骨头了,毕竟新修建的建筑物,哪个能没有油漆味啊。

但是没有办法,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廉亲王该受的苦这段时间以来,一个都没落下。

因此廉亲王此时面色不好,也很正常。

但是弘时这个时候竟然就和廉亲王勾搭上了吗?隆科多微微眯了眯眼睛。,

不过这次说的,却真真是国之大事。

“如今朕骤然登临大位,许多事还是千头万绪,不知该从何处做起,但是有鉴于圣祖晚年的故事,朕以为,储位之事当放在首位,这几个月以来,朕左思右想,只觉千百年来,建储之后,都难免遭受风波,以至于乱了国政。”

“因此,朕想着,倒不如朕事先写好诏书,一份封在匣中,放在朕身侧,一封密封藏于乾清宫正大光明匾额之后,等朕百年之后,再令大臣取出,与朕身侧的诏书对应,若是一致,便可让新君登基。”

隆科多听完心中感慨,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秘密立储制度吧。

但是这项制度虽然看着挺好,却也有缺陷,隆科多道:“历史上的君主们建立东宫,也不止是为了定下储君名分,以安国本,更是为了建立东宫之后,便可海纳天下名士教导东宫为君之道,如此日后登基才能掌控四海君临天下,皇上之才天受之,圣祖皇帝才能安心交付国家大事,只是日后,若是无有皇上之才德,又无旁人教导,为之奈何?”

隆科多这话其实有两个意思,一个是储君得不到正统的君主教育,那上台之后,只怕会被大臣们玩的团团转,另一方面则是,储君要是没有自己的班底基本盘,上台之后又该找谁做事?

这两点,其实雍正的继承人乾隆都遇到了,乾隆当皇子的时候,因为雍正介于前朝的祸事,便不让儿子参与朝政,每天就让他读书。

结果读着读着,乾隆也被这些圣贤书给忽悠傻了,真的相信什么君主仁厚,臣子自然就会归附,不同意父亲对于大臣们太过严苛。

然后一上台就把这些政策都废止了。

当然了,结果大家都知道,这些大臣们果然背叛了皇帝的恩情,开始肆无忌惮起来,不过乾隆到底是个狠人,既然仁厚感化不了你们,那就亮刀子吧。

至此,乾隆一朝的政策开始割裂,乾隆本人,终于也进化成为究极的政治机器。

隆科多实在不想最后事情变成这样,白白浪费了雍正皇帝的心血,因此即便知道此事敏感,也仍旧毫不畏惧的提了出来。

皇帝也没料到自己这个舅舅这么大胆,一开始还有些惊讶,但是听到最后,他却说不出话了。

他知道,舅舅的这些话,都是呕心沥血的忠臣之言,或许满朝上下,也只有隆科多舅舅敢和他说这些了。

皇帝心中一时间五味杂陈,许久之后终于道:“舅舅所虑者朕知道了,此事朕会细细考虑的。”

见皇帝听进去了,隆科多便也不多说了,之后两人又说了点别的有的没的,只是皇帝眼看着是没什么兴致,隆科多也很快告退离开。

而雍正看着隆科多离开的背影,心中也开始深思,既不想发生储位之争的冲突,又想要好好培养儿子,那到底应该怎么做呢?

**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格格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