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太史寮越往上升,位置就越少,堪称一个萝卜一个坑。你的上司不动,你就是立再大的功,那也升不上去。”
“好比你要升御史,那辛城御史就是你最大的障碍,要么他调走,要么你调走,不然你只能当上史。”
“我看你也是个人才,所以特意提醒你一声,你要想继续往上爬,就尽快跳出史官体系。否则,等你成了御史,再想跳出来就难了。”
出了太史殿,寅城元士突然朝姜黎说道。通过最近发生的事,他觉得姜黎是个难得的人才,值得一交,所以才会出言提点姜黎,好卖个人情给他。
“多谢大人提点!”
姜黎闻言,认真的谢道。
寅城元士说的,确实是史官的短板,虽为帝之耳目,有着直接与帝辛沟通的权力,但缺点也很明显。晋升路线太过单一不说,上限也被锁死。
史官的上限,就是九卿之一的太史,虽位比诸侯,可终究不如一方诸侯自在。
而想要成为诸侯,最好的选择还是走元士体系。唯有成为元士,才能执掌一城。
而有了地盘,才好发展。
执掌一城,不停的向外扩张,直至化城为国,这是诸侯路线。
反之,安心经营,使得城内百姓安居乐业,这是升职路线,最高可成为九卿之上的三公。
姜黎若想成为诸侯,最好还是跳出太史寮。未曾听闻过,有史官成为诸侯者。史官虽然清贵,但定位却是臣。
一城之地,向来都是以元士为主,史官为辅,可见史官之地位。
“你心中有数就好,以你现在的功劳与身份,完全可以跳出太史寮,或是成为辛城元士,或是离开辛城,成为小邑之主,执掌一城。”
“你这样的人才,留在太史寮太浪费了。”
寅城元士摇头,姜黎这个人太适合做官了,他好似没有底线,栽赃陷害,敲诈勒索,真就是随手就来,且没有一丝的心理负担。
“我话已至此,你自己好好想想吧。还有,最近不要出门,以免合欢宗的人上门,找不到你。”
最后交代姜黎一句,寅城元士就与他分开了。
他要回府,等合欢宗的人上门。不出意外的话,他今年最大的进项,就是来自于合欢宗了。
为了堵住他的嘴,合欢宗一定会大出血。不然,就先前的事,足够让合欢宗在辛城待不下去了。
说到此事,还要感谢姜黎,要不是他提及合欢宗,寅城元士都差点忘了,先前之事,还有合欢宗的一份。
所以说,姜黎这个人能处啊,不放过任何捞取好处的机会。
……
与寅城元士分开后,姜黎匆匆返回家中,他急着查看自己的收获,他想要知道,宙光星盘究竟复制了阴阳孕道经的几分神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