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师傅,你设计的自动路签机太实用了,帮了我们司机不少忙。”李爱国握着他的手说道。
杨兴寨有点不好意思的挠挠头:“我那玩意的技术含量很低,远不如您的自卸列车和自焚炉膛。
今儿我来找您,是想问问,您对我的自动路签机有什么想法?
还有什么需要改进的地方没有?”
他满怀期望的看着李爱国。
自动路签机设计出来之后,曾登上铁道报纸,只不过并没有得到大规模推广。
这让杨兴寨很困惑。
杨兴寨的困惑也是工人发明家的局限性。
他们的实操能力很强,也能设计出特别巧妙实用的设备,但是忽视了科技发展这个大背景。
李爱国取出一包大前门,黑脸司机还有杨兴寨都递了烟。
黑脸司机本来以为生儿子多而骄傲,现在听说这个开大火车的,还发明了那么多设备,表情顿时尴尬起来。
刚才人家没把这事儿讲出来,看来是压根不在意
那可是发明啊。
要是他搞出了发明,肯定得整天把那张写有报道的文章揣在兜里。
李爱国看着杨兴寨说道:“老杨,你的路签机我并没有研究过,只不过你注意到最近的国外期刊了吗?”
“国外期刊?”杨师傅神情尴尬,“我很少看那玩意。”
“现在国外已经开始大规模使用继电式电气信号,来控制比赛区间行车。那玩意无论是安全性,准确性,还是方便性,都要远超路签机。”李爱国道。
当初李爱国初入机务段的时候,也曾想研究自动路签机。
可是考虑到这玩意没有几年就要被淘汰了,如果大规模安装的话,只会浪费铁道上的资源,这才作罢。
时代的发展是无情的。
就像是一个年轻人花费三年时间练会了算盘,结果计算器出现了。
就像后世一家公司大力研究胶卷,结果数码相机出现了。
太尴尬。
杨兴寨的尴尬之处,正在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