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车在黑暗中行进了足足十多个小时,才抵达了第一个军供站。
随着一阵急促的“轧吱轧吱”声,列车缓缓停下。
此时已经是清晨,霞光遍洒神州大地。
李爱国跳下火车,招呼大兵们下车休活动一下。
拉开车门,整个人都呆愣住了。
零下十多度度的铁皮车厢里,大兵们都是穿着棉袄棉裤,戴着棉帽蜷在被窝。
他们身上还得铺着军大衣,早上起来满车厢都是冰霜,帽子的口鼻周围结满了冰碴。
听到停车了,大兵们纷纷站起身。
他们看起来都是慢动作,动作就跟上了锈的机器人差不多,其实是冻透了。
老郑看得不忍心,唏嘘道:“其实完全可以征用客运列车的,至少保暖措施好一点。”
李爱国的眼角不由得有点湿润。
正是有了这些不畏艰难困苦的同志,老百姓才能过上安居乐业的好日子。
张营帐在旁边解释:“现在正是运力紧张的时候,我们怎么能跟老百姓抢火车,另外,客运列车的保密性不如闷罐车。”
对于这一点,李爱国是赞同的。
张营帐应该已经跟军供站联系过了。
列车停下不久,车站军供站军代处工作人员就拎了十多个装满大白米饭的木桶走了过来。
菜肴装在木盆子里,是清水煮白菜,上面飘了一层油花花。
吃着热乎乎的饭菜,李爱国整个人也活了过来。
人是铁饭是钢,难怪部队出征总把后勤看得特别重要,李爱国也坚定下了研制方便面的决心。
短暂的休整过后,火车继续出发,冒着严寒,冒着黑烟,朝着南方奔去。
开火车和坐火车都是无聊的事情。
在司机楼内经过一天一夜的磨合,李爱国已经跟张营帐熟识了起来。
几人在司机楼内聊得不亦乐乎。
当然了,李爱国也是懂纪律的,并没有询问张营帐此次前往符建的原因。
火车沿着乌黑的铁道飞速奔驰,经过两天两夜,通过了4个军供站后,终于沿着株萍铁路进到了赣省境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