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说,老商是部队上的?”牛部长脸色大变。
李爱国摆摆手:“不是,这种烟大部分供给了部队,也有少部分通过供销社销售,只不过因为价格低廉,跟最便宜的乙级烟一个价,所以大部分被供销社里的人私分了,压根就没有流入市场。”
牛部长心中大喜,嘴角动动,见李爱国没说完,又闭上了嘴。
“还有,这烟的烟头足有一公分,说明抽烟人经济条件好,平日里抽烟都是霍霍的。”
李爱国用筷子夹起烟头,将烟屁股置于手电筒光中:“烟嘴也没有咬过的痕迹,说明这人不是干体力活的。”
牛部长仔细想想,机务段那些上煤工们确实喜欢咬着烟嘴干活,心中俺暗叹李爱国观察细微。
“能搞到供销社内的私烟,经济条件好,这两个条件就能晒出一大批人,我马上就去布置,让地方派出所的同志帮忙筛选。”
这时候,一位负责检查屋子的同志拎着一条淡紫色旗袍跑了出来。
“组长,这是我们在床下面发现的,很可能是刘春花不小心落下的。”
牛部长拿筷子挑起丝绸旗袍,瞪大眼:“丝绸的旗袍爱国同志,你怎么看?”
“当然是用眼睛看了。”李爱国看着那条做工精良的丝绸旗袍,半开玩笑的说道:“我一个火车司机,又是位男同志,哪懂得婆姨的玩意,您啊,还是得找几个裁缝。”
“也是”
牛部长哈哈笑,他感觉自个把李爱国当成神探了。
确定了调查的方向,专案组兵分两路。
牛部长因为跟地方上关系好,带人去调查供销社。
李爱国则找来宣传科的同志,对着那条丝绸旗袍拍了几张黑白照片。
照片洗出来后,带了两位同志,拿着照片走访京城的裁缝铺。
这年月公私合营才刚开始,街道上还有很多私人裁缝铺。
裁缝铺的老板对身穿制服的同志,都比较有戒心。
虽然李爱国表示事情跟他们没关系,那些老板还是三缄其口。
调查过程并不顺利。
“这是今天上午的最后一家了,走访完,咱们就回段里吃饭。”
李爱国带着两位同志来到一家名为‘陈记裁缝铺’的商铺前。
商铺的老板名叫陈方轩是位四十多岁的中年人。
嘴唇上挂着两个八字胡,身材消瘦,看上去就是那种不老实的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