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生秀树再次取出一份文件,将其交给李建息说,“这是我初步拟定的合作方案,李兄请过目。”
李建息接过文件,没有立刻说什么,而是戴上眼镜认真的看了起来。
文件很多,很复杂,也很详细。
是基于羽生秀树提供的技术折换成投资入股,然后与合作方成立相关企业,并且规定了一系列详细的资金投入,权利与义务等等。
李建息花费了半个多小时,大概的看了一遍文件。
然后他放下文件,取下眼镜,揉了揉眼睛。
这才看着羽生秀树说,“这份文件很详细,关于合作的设计也很合理,大体框架上我没有意见。”
李建息说到这里,羽生秀树并未接话。
因为谈判中一般这样开头的话,后面肯定还要跟一个“不过”。
而在那之后,才是真正重要的话。
果不其然,紧跟着李建息便说。
“不过,羽生伱在合作中只凭技术投入,就要拿到至少百分之四十以上的股份,可三星却要承担生产投资以及技术落地的所有工作。
并且你在股份权利上,还要求各种额外的权利,比如引入第三方时必须征得你的同意之类。
最重要的是,后续技术研发与专利,依旧掌握在你的研究所手中,这种情况下三星就算拿到控股权,未来发展的主动权却仍在你的手里。
羽生,你来找我合作虽然带着诚意。
但这份合作方案,却丝毫诚意都没有。”
羽生秀树面对李建息的指摘,脸上表情丝毫不慌,只是摊摊手说。
“李兄,我的这些专利也不是天上掉下来的,是我花费真金白银收购,是我重金聘请研究人员,投入大量资金研发出来的。
且不提别的,就为了建设我在东京的研发中心,从人员到设备,从土地到维护,前前后后花了不少于一千五百亿日元。
所以说,我可不是什么投入都没有。”
所谓一千五百亿日元,按照现在的汇率超过十亿美元。
羽生秀树说花了这么多钱,那自然不可能是真的。
不过这种谈判里,他总要漫天要价,才能给对方流出就地还钱的空间不是。
而且在他看来,这些技术力有些商业前景更好一些,有些商业前景则更差一些。
最后肯定要根据重要程度的不同,来确定不同的合作。
李建息毫不客气,“正因为这些投入,你才能和我坐在这里谈合作。”
羽生秀树也丝毫不怵,“所以按照你的意思,我的投入就不算投入了?”
这一世,霓虹半导体市场随着被阿美利卡打压,所流落出来的技术和人才,几乎都被羽生秀树不计成本的买下了。
虽然花费不像他说的十亿美元那么多。
但也是付出了不小的代价。
有些人和技术,甚至像是闪灵研究所一样,不单单花钱,还付出了一定的人情成本。
而正是因为他的这番操作,三星再想玩前世那般操作,逆周期收拢霓虹人才,和他一样成立研究所,肯定是不可能如另一个时空那般顺利,效果估计也要大大打个折扣。
当然,三星也可以抛开羽生秀树,去找霓虹其他大厂合作。
可李建息却绝对不会这样做。
因为在面对羽生秀树的时候,三星是相对强势的一方,即便羽生秀树手中掌握有技术。
可面对霓虹那些大厂,此时的三星却是相对弱势的一方。
如何选择,对于李建息来说不算困难。
也正是知道这点,所以羽生秀树才会如此有恃无恐的提条件。
当然,双方也都明白,互相提条件的前提是合作达成。
李建息不想合作谈崩。
羽生秀树亦是如此。
所以,他们所谓的“据理力争”,都是在一定范围之内的,要保持底线,斗而不破的谈判。
李建息说,“你的投入是钱,但你能说把所有的技术都给三星了吗?而且除了这点,其他的条件我也无法接受!”
羽生秀树说,“李兄既然不同意,那就说出自己的条件。”
李建息闻言,当即指着合作文件说了起来。
“首先,我不同意拆分技术成立不同的公司,这样既不方便管理,也不方便后续的资金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