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小涛自然不会浪费学分,再者在国内用到的时候也少。
但这次不一样了,不仅有新的材料,还刚挣了一千学分,自是没有问题。
现在,就是它发光发热的机会。
虽然解析手环只能测试出材料中蕴藏的金属种类,对具体的配比并不了解。
但有了材料的种类,还愁找不出正确的配比吗?
要知道,杨小涛自从得到解析手环后,就想着如何利用现有的知识来算出可能的配比。
按照解析手环给出的排列顺序,那是由高到低排列的,那比例自然是由高到低了!
而一块合金材料的种类是有限的,迄今为止,杨小涛见过最多的合金种类也不超过六种。
更多的还是三四种特殊金属加入到钢铁里面形成的合金。
而这一番探索,还真让杨小涛想到了一些方法。
其中最直接的,就是称量部件的重量,然后计算质量,再测量体积,用来算出密度,最后再根据金属的密度大小来推测出适合的组合。
这种方法虽然有点笨,却是杨小涛想到的最合适的方法。
起码,能够省掉许多无用功。
“叮,扫描完成,是否消耗五十点学分进行解析。”
听到系统提示,杨小涛看了眼机床架子,果断选择是。
很快,一层光在架子上扫过,随即系统面板上出现一长串金属元素符号。
“这是,高锰钢吗?”
看着解析出来的元素序列中,排在第二的赫然是锰元素,杨小涛猜测应该是高锰钢,这种钢铁国内也有生产,不过主要是用来铺建桥梁。
杨小涛在图纸一旁写下一串元素符号。
然后又看向一条弹簧钢。
这种弹簧,在机床中很是常见,起先杨小涛以为是普通的不锈钢,但在拆卸中发现这弹簧的重量不对,而且所在的位置又是中央核心区域,杨小涛觉得不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