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里面的学生见到袁老师来了,纷纷过来。
不少人脸上还带着泪痕。
“袁老师,一株也没剩下!”
领头的女孩脸上沾着泥水,手上拿着两株稻苗,说话的声音都带着哭腔。
“袁老师,他们为什么要这样做啊,这,这好不容易找到的,为什么就给咱毁了啊。”
“是啊,为什么,我们可是为他们好啊。”
“袁老师,余华怎么样了,有没有事?”
“对啊,余华师兄好了吗?安姐陪着吗?”
一群人想不通,围在袁老师身边大声问着,还有人关心余华的安危。
袁老师看着众人,随即开口说着,“余华还在医院中,不过大夫说没有事。”
“至于这什么,我也不知道。”
说到这里,看向一旁的杨小涛,对着众人介绍道,“同学们,这位是杨小涛同志。”
“也是我国第一位在基因杂交领域上,获得外国专家承认的,并在国外期刊上发表论文的杨小涛同志。”
“同时,也是咱们杂交水稻研究项目中的,技术组组长。”
几人目光立马扫向杨小涛。
对于杨小涛,同为杂交实验的一员,对于杨小涛这名字可不陌生。
他写的那片杂交玉米的论文就在他们研究所宣传栏上贴着呢。
这里的每一个人,都能将论文上的观点和过程说出来,并且加以理解。
尤其是,安然跟余华曾经去四九城听过杨小涛的课,许多新奇理论更是倍崇。
“同学们,你们好。”
杨小涛露出和煦的笑容,看着面前数人,年纪跟他差不多大。
“对于这个问题,我来给你们答案。”
杨小涛走到一旁,捡起一根折断的禾苗,再次来到跟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