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化工厂这边如火如荼,加班加点准备开工时,机械厂四车间却是率先传来好消息。
三轮车,组装好了。
在杨小涛解决完发动机和变速箱的设计问题后,其他部件的设计研发科也完成了。
至于三轮车的框架由杨小涛领头,小年前后也交给了车间。
这两天,杨小涛忙着化工厂的事情,竟然将这事给忘了。
来到车间,杨小涛就看到一辆蓝色外壳的三轮车停在空地上,周围一群人正忙着安装配件!
车间里,杨佑宁和刘怀民先一步过来,正看着忙碌的工人。
“伱不去看看?”
杨小涛靠前,杨佑宁有些拿不准,对于三轮车的印象一直停留在小巧上,对于机械厂生产这么大的三轮车,还是有点担心。
而且,在杨佑宁的印象里,三轮车能拉的拖拉机也能拉,三轮车跑的路卡车也能跑。
这三轮车,有点鸡肋。
若不是当初杨小涛耍心眼,让他着了道,这三轮车能不能做还真难说。
杨小涛看了眼安装的人,正是周奎他们。
“不用,装错了重新再来就是。”
杨佑宁撇嘴,“就这一台车的配件都搞的头大!”
杨小涛也知道杨佑宁是啥意思!
杨佑宁说的配件指车子上的大灯,转向灯以及配套的发电机、蓄电池等等。
这些,可都是从其他兄弟厂采购来的,有些还是拜托泉城汽车厂才搞到的。
就那发电机和蓄电池,国内生产的工厂就不多,还都是供不应求的状态。
而且这年代的发动机跟蓄电池,那个头比端午都不小。
后世看多了小电池,对这种黑大粗也是无语。
就因为这个,杨小涛的设计图纸改了又改,最后只能匹配当下的实情,做出选择。
没办法,总不能自己再去搞发动机和蓄电池吧!
也因为这些,杨佑宁很不满意,怪杨小涛,将三轮车设计的那么好干嘛。
格格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