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轧钢厂不对口,你一个搞自行车的就对口了?”
杨佑宁看去,正是汽修厂的李向红,心里感激,这李老说了实在话。
你丫一个做自行车的,纯手工人力器械,跟拖拉机有毛关系。
这东西给你们,你们能做出来?
扯蛋!
虽然这几年没少给轧钢厂分配自行车票,但能跟拖拉机比吗?
还想分功,要不是厂子里还要自行车票,他早就呵tu了。
不过,这事在心里知道就行,面子上必须过的去。
杨佑宁脸上没有说话,只是笑笑。
不过这还没完,就在众人对自行车厂长一顿喷的时候,刚才说话的李向红转头就笑着看向杨佑宁。
“这自行车搞这个实在不对口,但我们机修厂对口啊,上次蒸汽机的动力还是我们测的,这里面,咱们两家,可是近亲啊!”
杨佑宁登时张大嘴巴,敢情是在这等着他呢。
目瞪口呆,人心不古啊!
“老杨,听说轴承还是从泉城那搞的?你说这事,跟我们说一声啊~”
“什么?规格不符?没事,我们优先供应。”
“打磨机?让杨工来指导指导,我们厂热烈欢迎…”
“杨厂长,我们轮胎橡胶厂可是咱四九城最好的…”
一瞬间,杨佑宁应接不暇。
另一边,徐远山跟陈宫同样如此,不过这边的更多是询问轧钢厂的产量,什么时候正式投产。
两人也是一抹黑,只能说尽快组织人手加班来点干。
他们也都清楚国际形势,外部封锁,采购的进不来,只能靠自己。
但自己也不是神仙,哪能说变就变出来?
这时候轧钢厂率先踏出一步,他们自然要跟上了。
近水楼台先得月,这拖拉机不错,能够带动起周边工厂的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