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还是傻柱提个醒,实在找不到皮垫子,就是买条自行车内带,破的也行,剪吧剪吧也能凑合用。
贾东旭听了觉得是这么个事,立马就去准备。
直到中午,贾东旭才回来,将一口袋的皮垫子交给几人,然后再次组装,灌水。
这次,果然没有漏水。
随着炉子点燃,暖气片的温度增加,这次总算是成功了。
最后就是算账了。
老人去隔壁看了人家那暖气炉,再看看自家的,心里就不痛快。
首先是炉子,人家的能装三块煤球,自家装两块有空余,装三块盖不上盖,咋弄?
其次,人家里的暖气片长有一米五,管子粗的能伸进去三个手指头,自家这个呢?能有一米?也就一根手指头吧?
最后,人家的那摆在墙上,看上去就舒服啊,上档次,就自家这个,老人觉得自己被骗了。
最后算账的时候,老人直接就开怼了,一个个列举出来,就这样还好意思要那么多钱?
反正是不同意照原价给。
最后贾东旭也知道,这仿造的可定不如原装的,要是没人买了,那就赔手里了。
他也明白,想要加强竞争,就只有在价格上作文章。
于是,便同意了老人的要求,原先一套暖气炉加人工费用要8块钱,现在降价,6块!
最后老人一脸不情愿的给了钱,要不是看在傻柱面子上,一定要再讲讲。
贾东旭把钱收好,随后将剩下的两套暖气炉交给阎解成,这才和傻柱回轧钢厂继续生产。
于是,下午刘光天和阎解成俩人就将两套暖气炉完,期间也出现过各种小毛病,但总算是顺利安装上。
当然,他们也不敢按原价来,要的钱都是六块。
这样比杨小涛他们的少了近两块钱,相信不少人看在钱的份上会选择他们的。
贾东旭揣着钱来到轧钢厂,见到钱了,心里头舒坦啊!
中午吃了一顿饭,下午继续打造暖气炉。